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WHO发布全球脑膜炎诊疗指南!PCR检测被强烈推荐!

归去来兮 2025-4-15 02:29 PM 20人围观 医学

 纽约——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发布了首份针对脑膜炎诊断、治疗及护理的全球指南。这一疾病被WHO列为重大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其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感染引发,累及脑膜和脊髓膜。其中,细菌性脑膜炎致死率高达六分之一,约20%的感染者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WHO总干事谭德塞在声明中强调:"实施新指南将挽救更多生命,改善患者的长期护理质量,并助力各国卫生系统升级。"  


精准诊断:分子检测与经典方法并重

新指南强烈建议对脑脊液样本进行革兰氏染色,测定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蛋白质浓度、葡萄糖浓度及脑脊液-血液葡萄糖比值。对于尚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有条件推荐检测脑脊液乳酸水平。  


尽管脑脊液培养仍是判断抗菌药物敏感性的"金标准",WHO同时强烈推荐对疑似急性脑膜炎患者采用基于PCR的分子检测技术对相关病原体进行筛查。这一建议基于一项针对脑脊液分子检测的大规模荟萃分析。指南指出,单重PCR检测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细菌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对肠道病毒的诊断效能较低;而多重PCR检测虽总体阳性检出率高,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因病原体类型及检测环境差异显著波动,需警惕假阳性或假阴性风险。  


WHO强调,医疗机构应根据现有技术和资源条件选择单重或多重PCR检测,且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解读。值得注意的是,PCR技术并不能取代脑脊液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ST),后者仍应作为病原体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的常规"金标准"。WHO补充称:"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疑似急性脑膜炎患者应同时进行血培养及AST。"  


覆盖全人群 聚焦中低收入国家

新指南为1月龄以上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社区获得性急性细菌或病毒性脑膜炎提供了临床管理方案,适用于全球范围,尤其针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医疗工作者及政策制定者。此前的WHO脑膜炎指南发布于2014年,仅适用于流行性脑膜炎场景。  


全球范围内脑膜炎疫情频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尤为严重。2014年指南曾建议,在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或免疫层析试纸条等快速诊断技术(RDT)确认疫苗可预防血清群阳性后,必须通过PCR或培养验证方可启动疫苗应对。当年评估的四种RDT包括Pastorex和BD的乳胶凝集试验,以及雅培和尼日尔CERMES研发的免疫层析试纸条。  


此次更新标志着WHO首次将脑膜炎诊疗标准从"疫情应对"扩展至"常规临床实践",为全球构建更公平、更精准的脑膜炎防控体系提供了科学框架。

来源:IVD从业者网编译
来源: 360Dx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