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平台公布了2023年全国1588家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结果(即俗称的「国考」),部分医院已发出捷报。 图源:各医院官微 “国考”作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自2019年启动以来,以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四大维度为核心,成为衡量医院发展质量与成效的统一标准。 与以往不同,2023年度监测指标数据分析聚焦优化分类、分层监测、数据分析、分档展示和区域监测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上下滑动查看 与往年相比,本次「国考」最大的变化在于,首次取消「排名」,仅展示「档位」。 根据多家医院公开的「医院绩效监测管理平台」截图,查询结果中并无「排名」,只有「档位」以及 CMI 值(病历组合指数,用来反映治疗病例的技术难度水平)、DRG 组数等信息。 图源:各家医院官微 这不免让人回想起去年 11 月 16 日,复旦版《2023 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也首次取消排名,取而代之的是分为五个等级:A++++、A+++、A++、A+ 和 A,每一等级 20 家医院。 对于不再进行医院位次排名一事,复旦榜单创始人、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教授,在发布会上表示,复旦版医院排行榜从诞生起,就力图客观、公正地反映全国医院一流专科的顶尖水平和该专科领域的临床实力、学术声誉,因此一直强调学科建设,而不是医院排名。 本次医院「国考」取消排名,实际上也是早有端倪。早在 2022 年,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已经表示:「国考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而是为医院开出『诊断书』,扬长补短。」 而在今年 1 月 13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启动 2024 年度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中,也是首次将此前的「绩效考核」表述改为「绩效监测」。 图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显然,医院考评「只分档不排名」,已成趋势。 公立医院国考成绩 据各医院官方发布统计 根据监测得分情况聚合得出各大医院的成绩档位: 截至本文发布前,多家医院已公布国考成绩,根据各医院官方发布不完全统计(排名不分先后):
数据来源于网络搜集,仅供参考,如统计有误欢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