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谭国权 单位 |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南庄医院 银幕里的申公豹 照见了谁的影子? 在医疗体系的庞大架构中,检验科犹如隐匿在幕后的一隅,默默承担着为临床诊断提供关键依据的重任。然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却常常感到努力付诸东流,满腔热忱难换理解和认可。 看过《哪吒2》后,那些申公豹的遭遇仿若生活写照,戳中了我们心底的无奈与酸楚。 申公豹视角 努力在体系面前一文不值 体制下的无奈,申公豹考入仙界编制,却因出身被元始天尊忽视;检验人寒窗苦读拿到资质,却在医院等级森严的体系中沦为 “透明人”。 医院的绩效方案中,向临床倾斜,绩效占比甚至低于后勤。夜班换来的补贴不够加油费;加班加点审核报告?临床一句 “结果出太慢” 就能抹杀所有付出。这像极了申公豹在仙界干尽脏活累活,功劳却全归太乙真人。 检验人虽然专业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但在医院的管理体系中,往往被视为 “辅助科室”,缺乏话语权和重视。这种偏见如同申公豹所说的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让我们在争取资源和支持时困难重重。 在医院的日常运作中,临床科室往往是焦点所在,他们直接面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而检验科则隐藏在幕后。我们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检验样本,从血液、尿液到各种体液,每一个样本都承载着患者的健康信息。我们小心翼翼地进行检验,生怕出现一丝差错,因为这些检验结果将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决策。 然而,尽管我们如此努力,却常常被忽视。在医院的会议中,讨论的重点往往是临床科室的发展规划、医疗技术的引进等,而检验科的需求和困难却鲜少被提及。我们的工作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真正去关注我们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陈塘关百姓视角 战火燎原时,谁在乎炮灰的生死? 政策巨浪下的无力感,DRG/DIP支付改革像一场海啸,检验科首当其冲。在这一背景下,医院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对检验项目进行调整,一些组合项目被砍掉,检验单的开具也变得更加谨慎。这直接导致了我们检验科的工作量大幅减少,我们的收入也随之受到影响。原本就微薄的工资变得更加难以维持生计,而我们却无法改变这一现状。 医院为了自身的运营和发展,将检验科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实验室,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的成本,但却让我们这些基层检验人员面临转岗甚至失业的风险。 我们多年的努力和付出,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毫无价值,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掌控,却无力反抗。 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我们甚至连申公豹 “黑化” 反抗的资格都没有。申公豹虽然身处逆境,但他还有力量去反抗,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我们,微薄的工资是我们养家糊口的唯一依靠,辞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我们不敢轻易放弃现有的工作,因为下一个岗位可能更糟,我们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哪里,还能做什么。 我们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管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 我们比申公豹更卑微 当努力成了时代的注脚 在医疗链条中,我们检验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却是最沉默的齿轮。我们每天与各种检验仪器打交道,处理着大量的样本,进行着繁琐的检验操作。我们的工作环境充满了各种化学试剂的味道,我们常常要长时间地站立在仪器前,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我们的工作虽然重要,但却缺乏存在感,没有人真正去关注我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我们就像是一群 “工具人”,只是医疗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却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与申公豹相比,我们更加卑微。申公豹虽然出身低微,但他毕竟是妖族的天之骄子,有着非凡的才华和能力,他的努力和反抗至少还能被人们看见。 而我们,大多数检验人只是从小镇考进普通医学院,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强大的背景,我们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在医疗领域中艰难前行。我们没有话语权,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我们的努力和付出,似乎只是时代的注脚,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记。 做不了英雄 也要守住底线 电影结尾,申公豹被无量仙翁囚禁在昆仑山的监牢里;而检验人的故事没有结局,但我们仍在坚持。或许,这种坚持本身就是意义:就像陈塘关百姓在战火后重建家园。但即便如此,我们仍未放弃。 虽然我们在职场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和不公,虽然我们常常感到无奈和酸楚,但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地对待每一份检验报告,因为我们深知,这些报告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我们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参加线上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在风雨飘摇中站稳脚跟。我们在科室微信群里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共同面对困难。 我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打破身上的桎梏,赢得应有的尊重与认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总有一天,我们会让自己的价值被人们看见,我们会让检验科在医疗体系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哪怕我们现在微如尘埃,我们也要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微光,为自己,也为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