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检验人近年来对医改领域热词的关注度,“区域检验中心”一定会名列前茅。几个关于医改的最重要文件中,都可以看到相关内容: 从上述政策文件不难看出,区域检验中心(以下部分内容简称“区检”)是医改在检验领域力推的重要政策之一。那么所谓区域检验中心到底是什么?基本的运作模式是什么?它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市场上有哪些类型的区域检验中心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尝试着一一解读。 区检到底是什么?如何运作? 简单来讲,就是依托区域内核心医院的检验科建立或采取独立建立的方式,联合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对区域内检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共享,建设覆盖整个区域的中心实验室,即区域检验中心。 定时收集合作医院的检验标本,通过专业物流运送至中心进行检测。由区域检验中心进行统一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通过区域性LIS系统实时回传至医院。由此实现区域内区域诊疗信息互通、检验报告互认。 区域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入 区域检验中心成立后,大部分检验项目均在检验中心检测,基层医院检验科只需保留TAT时间要求较高的常规检验及部分急诊项目即可,可以减少整个区域对检验方面的重复投入,节省医保金开支。 降低采购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可以选择与规模较大的体外诊断(以下简称IVD)企业合作,进行区域检验中心相关试剂耗材的集中采购,可以利用大型企业较强的采购平台议价能力,以更优惠的价格购入检验所用的试剂耗材,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检验中心的经济效益。 借助外部力量,提升业务水平 通过设置区域检验中心,能够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重新整合,基层医疗单位可以减少一些检验方面的投入,将有限资源用于强化自身其他能力的培养,诸如国家反复强调要在基层开展的诸如康复护理和全科医生培养等。 因为整个地区所有医疗单位的标本由区域检验中心进行统一检测和报告发送,事实上达到了检验结果互认的效果,避免了重复检查。而这种“基层采样、中心检查”的方式也能够利用区域检验中心更专业的技术平台与业务能力迅速提升基层单位的医疗服务水平,让患者就近就诊的质量得以保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顽疾。 当前区检的几种主要类型与各自利弊 依托核心医院检验科,改造升级为区检中心 这类区域检验中心一般由当地政府卫生部门主导,以区域内一家核心医院检验科为基础,对其进行改造升级,成为区域检验中心。同时,对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将区域内基层医疗单位纳入中心的收检合作范围。 在这种模式中,不少案例是有IVD企业参与的,或为检验中心提供检验试剂耗材集中采购供应,或为检验中心提供各类实验室综合服务,或直接帮助搭建整个区域检验中心平台。企业的参与不但减少了医院和政府方面的投入,降低了整个中心的运营成本,同时也为中心提供了更多专业的技术、服务与建设,有利于中心的能力升级。 这种模式的区域检验中心完整的保留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同时,核心医院在当地的良好口碑对中心的初期运营也是具有品牌效应的。对原检验科工作人员来说,事业单位编制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不会产生人事动荡的问题。 企业与核心医院共建区检中心 IVD企业和第三方实验室与当地核心医院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建设区域检验中心。这种模式的方向通常是区域检验中心的独立法人化,民营资本的进入也不仅仅是投资建设,很多时候是以参股区域检验中心的方式进入。 独立法人形式是有利于区域检验中心的自主化运营与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公私合营的模式也能够将医院和企业各自优势充分导入中心的建设与日常运营中来。 因为在组织架构、人事安排、资产处理、财务结算等各个方面,存在一定变动,所以这类模式也牵涉不确定的政策与法律风险。之前媒体也报道过因类似案例而产生的检验科医生上访事件。 第三方实验室直接成为区检中心 与前两种模式完全不同,第三方实验室走上台前,直接加入医联体,成为区域性检验中心。当地医院将大部分标本直接外送至第三方实验室,由其进行统一检测和报告发放。这种模式对政府和医院投入最小,可以说完全摆脱了对检验领域的投入,不再需要投入软硬件平台的建设,也只需要极少量的检验工作人员。 第三方实验室成为区域检验中心后,能够为基层医院新开展检验项目;与医院相比,在面对一些特殊项目检测时,还具备成本优势。但这种全盘外包的模式对于医院检验科自身的能力建设是忽视的,通过数年外送,检验科自然消亡也未可知。因为本质上,第三方实验室与医院检验科不是共生关系,而是竞争关系。 另外,在临床报告解读方面,这种非依托于医院的自建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能够做到报告发布,但不负责结果解读,长此以往,对于医院临床科室的能力提升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而这个时候,当医院再想起自己的检验科时,才发现自身已然丧失基本的检验能力,患上了“外包依赖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