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检验人的处境真是太难了。面对医疗大环境的严峻挑战,降薪、断保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不少医疗机构还面临着倒闭的风险。检验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一环,也未能幸免于难,遭遇了大规模降薪的困境。这其中的原因纷繁复杂,既有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影响,也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禁要问:今年,这一切会有所好转吗? 医学检验专业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学生数量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而不断增加。然而,与这一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院检验科的就业岗位并未随之大幅增长,反而因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医疗改革的深入而面临一定的缩减压力。根据《丁香园·丁香人才2024医疗春招报告》的详细统计与分析,检验科在众多医院科室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位居榜首。这种供需失衡导致检验专业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内卷现象极其严重。 前段时间,小编偶然间从网上看到了一张本年度某医院检验科的绩效走势图。尽管这张图表所呈现的数据时间范围仅截止到10月份,但通过观察其趋势线,能大概推测出该检验科一整年的收入情况。 仅到10月份,该医院检验科的绩效收入就已经显著下滑,差点不足年初设定预算的一半了。 但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前不久,检验医学网发布了一篇《2024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收入曝光,过半检验人收入下降!》,有不少检验科的小伙伴在后台留言科室降薪的问题,三分之一的有,腰斩的也有;检验科的有,临床专科实验室的也逃不过。 检验项目限价与剂耗分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了检验人员的收入结构。通过设定检验项目的最高限价,医疗机构在提供服务时的收费被严格限制,这导致检验科的整体收入有所减少。 同时,剂耗分离政策的推行,将试剂与耗材的成本从技术服务费用中独立出来,使得检验人员在完成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由于成本结构的改变,其个人收入也受到相应影响。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持续深化与不断落实,DRGs、试剂集采、检验结果互认等措施的实施,临床实验室正在由医院的利润中心向成本中心转变,对检验科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尤其是随着DRG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落地,各种组合项目被禁止,检验项目的开展受到来自医保的极大限制。据某国内顶尖三甲医院检验科主任透露,施行DRG后该检验科收入直接缩水超过20%。 医院为了应对成本控制的压力,对检验科的开支进行严格审查与控制,包括试剂采购、设备维护、人员薪酬等多个方面。这种成本控制措施的直接后果,便是进一步压缩了检验人员的收入空间,尤其是在工作量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的情况下,检验人的职业发展与经济状况面临双重挑战。 临床小实验室与大型检验科之间的业务竞争正愈演愈烈,小实验室凭借其高度的灵活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运营优势,成功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对大型检验科的传统业务量构成了显著影响。 众多实力雄厚的临床科室纷纷着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特别是在特检领域,展现出了与大型检验科不相上下的专业能力。 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已成功构建了超过100种针对风湿免疫病的特异性检测项目,每日处理的检测样本量高达1000多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业监管的日益严格和市场竞争导致的价格下降,临床小实验室的未来发展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进入下行通道的风险增加。
从检验技术的更新换代,到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再到市场竞争的加剧,多方面的改变都在不断考验着检验人员岗位的稳定性,使得曾经看似安逸的稳定的“铁饭碗”变得充满挑战。
“打铁还得自身硬才行”,这一理念已深深植根于每一位检验人的心中。因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才不被时代洪流所淘汰。 作为医疗行业中的底层打工人,为了不被时代抛弃,我们一直在努力,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明白,只有不断给自己“充值”是永远不会出错的选择。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我们才能在机遇来临时牢牢抓住,踏入更好的平台,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尽管当前医疗行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我们依然满怀信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一定能够挺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迎来医疗行业的新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