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在上海开标。根据国家医保局介绍的拟中选结果情况,62种药品采购成功,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涉及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
国家医保局表示,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通过集中采购,大批过专利期的经典“老药”,全部由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企业供应全国。国家医保局表示将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5年4月用上第十批集采中选产品。
12月12日深夜,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了第十批集采拟中选结果的详细信息。有媒体表示,此次集采无论从品种数量上,还是从参与企业数量上都创下历史之最。此前,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4-2)》公告显示,此次集采涉及62个品种,263个品规,是历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最多的一次。
除此之外,本次集采在规则上也有一定的变化。今年12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两部门发布《关于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的通知》,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其中提到,在监测考核方面,加强集采品种挂网价格管理,强调中选产品应及时按中选价挂网,对价格高于相关政策规定的非中选产品采取暂停采购、撤网等措施。
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医药领域从业人士、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今年集采降价超过预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参与报价的产品数和企业数都创历史之最,竞争最为激烈;二是一些B证企业为了“活下去”,采取用低价抢占市场的策略,进一步拉低了报价。另外,今年集采取消了保底规则,有的企业会为了避免淘汰而报低价。这些人士也表示,低价中选只是集采的第一步,在落地过程中,药品质量和保障供应是两条红线,中选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这两条红线,一旦越过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药监和医保部门在这两方面对药企有着非常严格的监管和约束。
国家医保局指出,本次集中采购展现了稳定预期、保障供应及推动改革的显著特点。据统计,全国医疗机构每年的采购需求量高达90亿片(支)。此次采购通过“带量”方式,有效稳定了相关企业未来三年的产能规划与供应链预期。同时,为增强临床供应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实施了每个省份“一家企业主导供应,两家企业备选供应”的供应模式。
相比,第十批集采在规模和品种上都有所增加,显示了政府进一步推动医疗改革的决心。
第十批集采的规则与格局决定了这是一次无比残酷的竞价博弈。新规中取消了以往“降幅≥50%就可中选”的缓冲条款,改以“1.8倍最低价熔断机制”与“复活机制”替代。
看似多了一个复活机会,实则要求企业在第一轮报价就必须“亮出底牌”——如果报价过高触发熔断,复活机制也只能在极低价格下进行二次博弈。
激烈竞争首先体现在品种数量和参与企业规模上。62个品种中,有20个品种的过评企业数量超过15家,最高达36家争夺同一标的。企业为保障中选,纷纷以极低价格参与,挤压利润空间几近为零。
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的超低价:3分钱的阿司匹林肠溶片、0.22元的间苯三酚注射液、1毛6分的氯化钾小水针,甚至500ml的大输液价格仅1.63元。
一些企业不得不在复活阶段“果断放弃”,因为继续降价无异于“赔本赚吆喝”。这场残酷的价格战如同角斗场,败者淘汰出局,胜者也将是遍体鳞伤。
药品集采大幅度降价,同时也对检验科的带量采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原本就紧张的成本控制与质量保障的双重压力下,这一降价举措无疑加重了检验科的运营负担。它迫使检验科在有限的预算内,既要确保质量达标,又要尽量降低采购成本,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这场风暴中,任何微小的差错都可能成为压垮检验科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如此低价,中外企业、专家学者、媒体舆论纷纷提出质疑和争议。焦点在于三个方面:
其一,质量与安全的隐忧。当价格如此低廉时,药品的生产、研发、监管环节能否保持高标准?原料、辅料、包装、质控、运输,每一环节都有成本,下探到几分钱一片的维度,企业还能为质量投入足够资源吗?
尤其是注射剂类品种,其对质量要求严苛,一旦出问题将直接危及生命安全。低价策略是否会引发未来的质量风险?
其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幅降价短期看或能减轻医保负担,但长期来看,当企业利润微薄,研发投入何来?创新动力又从何而生?
对跨国药企而言,此前有降幅保底可支撑尝试参与集采,如今无退路可走,只能放弃。久而久之,本土药企也难逃边际效益递减的魔咒。集采政策主要针对已过专利期的仿制药,对于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有限。在集采压力下,部分药企可能更倾向于生产仿制药而非投入高昂的研发成本开发新药,从而抑制了医药行业的创新动力。
其三,政策平衡与产业生态。集采初心是挤干水分、降药价,但是否矫枉过正?随着集采政策的推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了获得市场份额,药企不得不压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进行竞标。
当过度聚焦价格最低,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的价值空间也被压缩殆尽,是否会破坏产业链健康生态?
这些争议汇集成一个艰难命题:在价格、质量、创新、生态之间,如何找到最优平衡点?
从薪酬与收入的角度来看,集采政策在有效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医务人员的薪酬结构。这一政策可能导致医院药品销售收入的缩减,进而对医务人员的绩效奖金及整体收入水平产生连锁反应。许多医务人员对此表达了关切,担心随着药品销售收入的减少,个人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可能会受到压缩。他们忧虑地提出疑问:“药品销售收入都减少了,我们的工资来源又该如何保障呢?”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集采政策的初衷并非削减医务人员的收入,而是通过优化药品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推动医院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指出,绩效分配将更侧重于临床一线,特别是那些责任重大、风险较高、技术要求严苛的岗位,同时,也力求在院内实现相对平衡。这一政策导向,无疑标志着我国医改正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医生们正逐渐回归其治病救人的本质角色。
在新的薪酬制度发展方向中,药品和耗材对医务人员收入的影响正逐渐减弱,而技术难度、风险承担以及岗位职责则成为了更为重要的考量因素。这意味着,从薪资的角度来看,集采降价与医生群体的直接关联并不显著。相反,一个稳定且可靠的集采成果,能够为医生的工作稳定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对此,有网友表示,自集采开始,收入却有所增加了!
截图来源:丁香说
这部分医生认为,虽然药品价格下降,但集采却让患者的数量增加了,医院整体效益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合理的绩效分配,自己的收入也有所改善。而且,集采促使医疗行业更加注重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来增加收入,如开展更多的诊疗项目、提高患者满意度等。
除此以外,对于那些深刻洞察医改本质的医生而言,他们将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解放。特别是在当前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效的保障机制远比短期的利益更为珍贵。
检验医学网综合整理,部分来源:国家医保局、第一财经、澎湃新闻、医脉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