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

归去来兮 2024-12-18 04:47 PM 181人围观 技术


说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估计同行们并不陌生,它可谓是当下比较“火”的一门技术。其实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最早应用于科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产业化后,首先应用于药物的研发,并随着技术的发展在2000年前后逐渐被应用于小分子代谢产物等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检验工作。近年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以其样本量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等的优点,已逐渐成为临床生化小分子标志物的推荐方法。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涉及到色谱分析与质谱,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色谱分析是一种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技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


根据相互作用类型的不同,色谱法又分为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尺寸排阻色谱法和亲和色谱法。在临床生物样本检测中,用的最多的为分配色谱法,即根据样品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目标物的分离。液相色谱因其流动相为液体而得名。


二、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质荷比(质量-电荷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样品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质荷比的带电荷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


第一台质谱仪是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斯顿于1919年制成的。阿斯顿用这台装置发现了多种元素同位素,研究了53个非放射性元素,发现了天然存在的287种核素中的212种,第一次证明原子质量亏损。他为此荣获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质谱仪的种类非常多,从所用的质量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双聚焦质谱仪、四极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傅立叶变换质谱仪等。


检验科定量检测常用的是四极杆质谱,其中,又以三重四极杆质谱最为普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的良好分离性能和串联质谱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的优势,已成为现代生物医学领域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定量分析技术之一。


在临床研究和应用服务方面,该技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体内药物定量分析首选技术,广泛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在临床检验应用方面,除了已成为临床小分析化合物的主要质控参考方法外,在临床内分泌、遗传性代谢缺陷筛查、毒物和滥用药物筛查、治疗药物监测、维生素检测、新型生物标志物分析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论你的实验室是否已经开展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应该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在检验领域的应用是大势所趋、未来可期!


来源: 基层检验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