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NGS检测主要涉及三个重要环节:湿实验、干实验和数据解读。截至今年,遗传病NGS室间质评考核的其实是湿实验和干实验,数据解读没算成绩。因此,我觉得没啥好聊的,考核的变异中规中矩,属于一眼就能揪出真凶的那种,被漏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小的。明年开始会有变异致病性的室间质评,变异致病性评估是数据解读的重要一环,官方的结果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将会很精彩,这从今年的结果就能看出大概。目前的室间质评虽然不考核致病性评估,但是也统计了致病性评估,我把我们自己的评估结果、卫健委的预期结果、全国的结果贴出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生信分析的室间质评 1.官方预期结果(致病性): 2. 全国各实验室提交结果(致病性): P和LP存在差异可以接受,P/LP和VUS存在差异其实是不太能接受的。将变异NM_001256317.3(TMPRSS3):c.425G>C(p.Cys142Ser)判断为LP的实验室,可能是将PP3升级到PP3_Strong使用了。 3. 我们自己的结果(致病性): 第一个变异,预期结果是LP,我们给了P,差异在于PS4的使用强度,盲猜是官方没有使用室间质评的病例。 第二个变异的证据足够充足,没啥好说的。
第三个变异的证据足够缺乏,差异在于如何界定PP3强度的应用规则。目前缺乏定论。 第四个变异的证据足够充足,没啥好说的。 遗传病NGS检测室间质评 其实,第二次的考核是包括了生信分析的,不知道为啥还搞了两次。 1.官方预期结果(致病性) 2.全国各实验室提交结果(致病性):
3. 我们自己的结果(致病性): 第一个变异,预期结果是LP,我们给了P,差异在于我们使用了PP4_Moderate和PM1,官方没使用。PS4证据我们降级到了PS4_Supporting,因为我们合理推测有两篇文献报道的是同一个患者。 第二个变异证据充足,没啥好说。 第三个变异,预期结果是LP,我们给了P,差异在于我们使用了 PS4_Supporting,官方没使用,可能是他们把这篇文献漏掉了。 期待着明年第一次胚系变异致病性评级的室间质评结果,一定很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