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跟笔者咨询“体检应该检测哪些项目”,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一发病就很突然,更让人希望能够尽早发现。 笔者常常建议:多数人只需要查查血压、血糖、血脂这些项目就足够了,全身血管那么多,不可能在体检的时候全部查到,都是在有线索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
血粘度检查的学名叫做“血流变学检查”,也称为血液流变学检测,是一种评估血液流动特性的医学检测方法。它主要关注的是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能力,包括血液的粘稠度、流动性、变形性、凝聚性等物理特性。这些特性对于血液在微循环中的灌注效率、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以及代谢废物的清除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在血流变学检查中,检验科医务人员通常会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并利用特定的仪器和技术手段,如旋转式粘度计、压力传感器、激光散射等来测量血液的表观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等关键参数。这些参数能够反映出血液的流变性质是否处于正常生理范围。 由于血液中有血细胞和血浆,血浆中又含有各种蛋白质,所以一张血流变学检查单会有不同压力下的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血细胞的运动能力)、切变率(可以理解为流速)等多项指标。 如果我们把血液比成一锅豆粥,血液中的白细胞是豆子(比较大一点的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是米粒(小一点的细胞),血浆是粘稠的米汤。那么查血粘度就是看看这一锅豆粥流过漏勺的能力。血粘度过低,意味着这锅粥干货太少,堵塞漏勺的可能性比较小;血粘度过高,意味着这锅粥很容易堵塞漏勺,这就是大家都担心的血栓啦。 “豆子多米多”指的就是血细胞数量多 “米汤粘稠”是指血浆中溶解的物质增加 血浆中的各类物质有很多,我们抽血检查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各种感染相关的抗体、内分泌激素水平等项目,都是在测量各种化学物质在血浆中的含量。 在这些物质中,起“勾芡”(增加血粘度)作用的是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参与凝血过程的纤维蛋白原等,也包括大家最关心的脂蛋白。而血浆中的另一些物质,比如各种激素、血糖等都是小分子,对血浆的粘度没有影响,就好像给粥里加糖,是不会有勾芡效果的。 在各种蛋白质中,含量最多的是球蛋白和白蛋白。白蛋白和一部分球蛋白由肝脏合成,在各种生理生化过程中起到基础运载蛋白的作用。在发生一些肝脏、肾脏疾病时会出现量的变化,这在普通生化检查中就能够直接看到。 另一部分球蛋白又称为免疫球蛋白,是各种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抗体。血浆粘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球蛋白血症。当发生一些淋巴细胞的恶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时,免疫球蛋白的数量会大量增加,引起血粘度升高,的确会造成小血管的血栓栓塞,引起头痛、视力异常、眼震、耳鸣等神经系统症状,但很少真正引起严重的脑卒中。 并且,普通的生化检查就可以直接看到球蛋白水平的明显升高,而找出高球蛋白血症的原因也需要更详细的检查,血粘度检查并不会得到什么有意义的信息。 纤维蛋白原也是血浆中含量较高的蛋白质,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血浆粘度升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纤维蛋白原和血栓形成有更直接的关系,在血管出现破口发生出血时,纤维蛋白原被激活为纤维蛋白,互相交联形成网状结构,拦截红细胞并使其堆积在一起,形成“血痂”,完成凝血止血的过程。所以,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些特殊的原因引起这个凝血的过程在血管内发生,就会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的堵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