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改的深入,尤其是在DRG时代下,如何构建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合理优化绩效管理系统和考核指标,是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更是推动整个医疗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早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重点要求改革完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导向,坚持信息化支撑,确保结果真实客观。直至2024年间,几乎每年都会发文《关于印发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的通知》详述操作细则。 由此可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的核心目的是推动医院自身绩效水平的持续改进,确保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政策意图得以贯彻落实。 检验科的精细化管理 医护人员作为医院的主体,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机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而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人员数量多、检测质量要求高、临床沟通范围广,故其绩效管理复杂性更强。 今年9月20-22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检验经济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暨检验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检验经济分会会长、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顾兵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就提到:“以绩效改革为引擎,驱动检验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通过精细化绩效管理体系,结合党建引领与科学管理,实现了从‘大锅饭’到按贡献分配的转变,极大激发了团队活力。” 因此,如何通过高效、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顺应政策导向,积极调整策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对提升检验服务效率与质量,推动改善医疗服务、促进医院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编看来,对于检验科绩效管理的制定重点应在于,在重视专业能力的同时,又不忽视个人态度和品质、既强调总体普遍性又设立个性化指标、既涵盖工作流程的各环节又重视持续改进的特点。 检验科 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确立 在制定绩效考核前,应先确定考核小组构成、考核范围、考核主体、考核方式及遇到特殊事件(如接受检查或评审、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等)时的专项考核内容等制度。其次,采用多维度评价方式,避免单一视角的偏见。比如,在考核体系中加上同事评价、自我评估和上级评估等项目,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科室人员的工作情况,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 当然,检验科根据检验项目不同,通常还分为生化、免疫、临检、微生物、分子、急诊等几个小组。因此每个组的工作量、劳动投入产出比也都会有所不同,同时承担的任务不一样。并且很多项目需要团体协作,因此在制定考核体系时,也需要合理考虑不同实验项目的岗位特殊性、贡献等因素。 检验科 绩效考核细则 根据检验科日常工作和制度规范,绩效考核细则应主要包含这3 个方面,即医疗考勤、医疗质量和临床服务,每个版块含有不同的考核项目,每个项目内容分别赋予不同的加减分值。总之,绩效考核的过程是循序渐进、不断调整的良性周期循环,体现考核细则的人性化、个性化、岗位特殊化也很重要。 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重视考核过程的人文管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点面结合,适当竞争,既有普适性,又有特异性。 绩效考核结果的意义及运用 对于大多数考核结果的运用,想必大多停留在晋升、解聘、临时雇用、绩效加薪、奖金分配等方面,当然这是绩效考核的普遍用途。但是建立绩效反馈机制,通过分析考核结果(分数)背后所呈现的价值和判断,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科室人员的培训、职务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更为重要。 还有就是,不应过分重视和追求考核结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统计业绩,放大绩效考核的作用,从而忽略实验室人性化管理的一面。如职称系数的合理设置、道德规范指标与学习与成长指标设置等,也可以较好地解决专业水平的个体化差异问题。 最后,在小编看来,检验科的绩效考核管理,应充分将卫生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检验医学领域,提高检验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医疗成本,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检验服务。 文章内容由“MIR医学仪器与试剂”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部分内容参考来源: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医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