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已跃居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死亡率第4位,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5位。结直肠癌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西部地区较高。 而通过排除肠癌来说,最为简单的,最为方便的一个检查,就是一个我们说大便常规潜血实验。 大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另外两项是血常规、尿常规),通过大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 以及查虫卵等。大便常规检查对于判断人体健康状况是必要的检查项目。 △(点击看清晰图片) 大便常规包括:大便性状、颜色、潜血、白细胞、红细胞、虫卵等; 常规结果一般为【阴性/阳性】,阴性提示未感染,阳性提示目前存在感染;大便性状(又称大便外观)结果一般正常提示为【软便】,异常提示【稀便】/【糊状便】/【干结】/【脓便】等。(见上表) 采便操作:以OC‑Sensor io型号的采便管为例。 粪便采样不易过大或过少,应以适中取样为标准。不得混有尿液或其他物质,避免影响结果。 逆时针旋转轻轻拔起采便器(注意避免把采便管内的液体倒出),在粪便表面多点采样,标本均匀涂抹于采便管头端约1cm一段后,再将盖子插入采便管内,并尽早提交检测。 1、检查前3天尽量不吃动物血液性食物,如鸭血、鸡血等,不食用大量叶绿素的食物或含有铁剂的药物及维生素C,以免出现假阳性。 2、采样器皿要清洁干燥,避免水或其他物质混入,破坏其成分,出现假阴性结果。 3、避免尿液污染标本,女性避免在月经期留取标本,以免影响结果。 4、采取大便中央的部位或者黏液脓血部分;若是腹泻稀便,取三勺(一般采集5克左右),采样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结果。 1、性状:正常粪便性状是软的、条带状,婴儿的粪便一般呈糊状。在报告单上显示“软便”一般认为性状正常。而成人不成型的大便,异性大便及颗粒状大便、粘液状大便均提示异常大便。 2、颜色:便便的颜色我们也可以“自查“,那便是回头看一眼,正常粪便呈黄褐色或黄色;婴儿的粪便则是浅黄色或者金黄色的,呈糊状。 【黑色/柏油色】且长期如此,则疑似上消化道出血,胆道。胰腺出血大量食用动物血制品、肉类或服用大量的含的补血药也会出现黑色便 【灰白色】肠道梗阻、黄疸性肝炎等。 【果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急性肠套叠等。 【红色】常见于痔疮、下消化道出血等。 【绿色】见于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如果肠蠕动极度加速,胆绿素来不及转变为粪胆素,粪便也会呈现绿色;服用甘汞后;病理情况多见于乳儿肠炎。 3、隐血:当上消化道出血量<5mL 时,无肉眼可见的血液,消化液破坏红细胞,显微镜下也未见红细胞,此时需要用化学法或免疫法才能证实出血,即粪便隐血试验。 4、红细胞:正常人粪便一般无红细胞,当回报结果显示有红细胞时,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如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这个项目需要和潜血一起来看,一般情况上消化道出血潜血可阳性,但镜下可红细胞不易见到。 5、白细胞、脓细胞: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当胃肠道受到病菌感染时,白细胞就会出现。因此当白细胞异常增多,提示肠道有炎症(如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白细胞数量越多,炎症越严重。肠炎时白细胞数量一般少于15个/HPF;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可见大量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胞;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寄生虫(尤其是钩虫病及阿米巴痢疾)有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6、脂肪球:正常粪便的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部分来自胃肠道分泌、细胞脱落和细菌的代谢。粪脂肪检测阳性,多见于脂肪的消化不良,如肠炎、腹泻、摄入过多脂肪、胰腺疾病等。 7、虫卵/寄生虫:当镜检观察到寄生虫时,标记好并备注查到寄生虫。例如:蛔虫、线虫、钩虫。 适用人群: (1)>40 岁; (2)家族有肠道疾病史者; (3)腹痛、长期便秘或腹泻者; (4)习惯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饮食不规律者; (5)长期吸烟、喝酒、熬夜、运动少、压力大者; (6)有以下任一症状者:粪便变形,大便不成形;便意频繁,排便有不尽感;排便次数改变,粪便带血或便中有黏液;不明原因的贫血和消瘦者。 本文编辑:小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