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族链球菌(GBS)简介 B 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是一种细菌,学名是无乳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属于条件致病菌。 带菌部位:GBS 定植于人体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阴道、直肠)。 带菌率:健康人群GBS带菌率可达 15% ~ 35% ;妊娠妇女的带菌率为 10% ~ 30%; 新生儿体表带菌率与母体带菌率相似。 侵袭感染常见于新生儿、老年人和有易感因素(即妊娠、糖尿病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 二、B族链球菌(GBS)危害 B族链球菌(GBS)对孕妇的危害: 1.羊膜腔感染 B族链球菌可上行入侵宫腔,引起羊水、胎膜、胎盘感染,称为羊膜腔感染,也叫宫内感染。 相关研究: -GBS 阳性是独立存在的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危险性与生殖道GBS 带菌程度成正比。 -羊膜腔感染与破膜时间、产程时间以及阴道检查次数密切相关。 2.胎膜早破 感染是胎膜早破 的主要发病因素。在引起感染的众多病原体中,GBS对绒毛膜的吸附及穿透力最强,因而危害最大。易导致胎膜早破。 相关研究: -体外细菌吸附试验,证实GBS对绒毛膜的吸附及穿透力比大肠杆菌、淋球菌强。 -在已经发生胎膜早破的患者中,GBS 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3.早产 GBS感染是造成早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目前认为,GBS菌体及其毒性产物刺激羊膜及脱膜细胞,引起早产。 Grable的研究发现在60例≤35周伴有胎膜早破的孕妇中,宫颈带菌者53% ,阴道带菌者73% ,肛周带菌者100% ,羊水确诊GBS阳性者25%。 4.产褥感染 GBS是产褥感染的重要的致病菌。GBS阳性产妇,其产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乃至败血症的发生率都高于GBS阴性产妇。在美国约有20~25% 的产后子宫内膜炎和产妇败血症由GBS引起(每年45000和3000例),发病率分别为1.3‰和2‰ 。 B族链球菌(GBS)对新生儿的危害: 1.早发型(Early-onset) 感染来源于母亲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GBS,所分离的GBS血清型与母体生殖道所得一致。出生0-6天内,大多在24小时以内。早产儿生后6小时内出现症状,表现为肺炎(10%)、脓毒症(80%~85%)或脑膜炎(7%)。重症病例起病凶险,进展迅速,治疗需要较多的医疗资源,病死率约为50%。 2.迟发型(Late-onset) 此型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或出生后水平传播有关。多见于产后7天至3个月足月婴儿,表现为菌血症、脑膜炎或局灶感染。本型病情稍轻,病死率低,多数无产科并发症。此型感染后的存活婴儿30%~50%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脑积水、智力障碍、脑室炎、瘫痪、癫痫、小头畸形、耳聋等。 B族链球菌(GBS)筛查的意义 B族链球菌(GBS)检测方法对比
B族链球菌(GBS)核酸检测流程:
尽管GBS核酸检测在预防GBS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但目前在国内的普及率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孕妇和医生对GBS感染的认识不足,以及对核酸检测的误解。有些孕妇认为,GBS感染并不会对她们和胎儿造成太大的影响,因此不需要进行检测。而有些医生则认为,GBS感染的治疗方法已经非常成熟,即使没有进行核酸检测,也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来控制感染。 然而,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及时发现GBS感染,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孕妇和新生儿的风险。此外,GBS核酸检测不仅可以预防感染,还可以为孕妇和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制定更好的分娩计划和治疗方案。 孕晚期进行GBS核酸检测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降低孕妇和新生儿感染GBS的风险。孕妇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这项检测,以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健康。同时,医生也应该加强对GBS感染的认识,提高核酸检测的普及率。 本文编辑:小薇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