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24岁,10+天前无明显诱因感胸痛,胸闷,气促,乏力。无头昏、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据胸片结果,门诊以“胸腔积液”收入院。 临床诊断 中医诊断:胸痛-阴寒凝滞。 西医诊断: 1、左侧胸腔积液; 2、前间壁陈旧性心肌梗塞; 3、乙型病毒性肝炎。 T:36.4℃,P:60次/分,R:22次/分,BP:110/100mmHg,体重56Kg,体格检查正常。入院治疗予头孢噻肟钠抗炎,参穹葡萄糖注射液改善循环,异烟肼针抗痨等对症治疗。病情好转,症状缓解后出院。 其他检查 胸部CT片:左侧胸膜内见多量液体密度区,呈反“D”字形,最厚处约80mm,内密度不均,内可见多发密度增高影及小结节状高密度钙化影,邻近组织受压见条索状密度增高影,胸膜增厚,余双肺未见实质性改变。提示左侧胸腔包裹性中等积液(结核性脓胸不除外)。 心电图回示: 1、窦性心动过缓,HR57次/分。 2、前间壁心肌陈旧性梗塞(V1V2V3可见深Q波,无ST-T改变)。 B超:肋间座位探查,左侧胸腔见大片液性暗区。 实验室检查 胸水常规:黄色浑浊,表层有鱼鳞样漂浮物,李凡他试验阳性(+++),有核细胞计数:71×106/L,多核细胞30%,单个核细胞70%。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方形或不规则形的胆固醇结晶。胸水结核抗体阳性,未检出抗酸杆菌,未检出异常细胞,胸腔积液细菌培养阴性。 该患者胸水中的胆固醇结晶图片。 图一 镜下的胆固醇结晶 讨论 胆固醇结晶可出现于许多标本中,但胸水见胆固醇结晶实属罕见。当发现胆固醇积液时,在排除污染前提下,首先考虑结核杆菌感染的胸膜炎。【1】要结合胸部X线检查综合考虑。其机制可能是呼吸系统感染导致胸膜血管的渗透脆性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大量渗入胸腔,且胸膜局部胆固醇代谢重吸收障碍,导致胸水中胆固醇存在。【2】通常情况下包括结核性胸水是找不到胆固醇结晶的。 结合该病例而言,胆固醇结晶性胸膜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多数认为与结核病关系密切【3】。结核杆菌对胆固醇的分解和破坏作用导致大量的胆固醇结晶析出。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胸腔积液与结核有关,应长期,足疗程用药,另外,该病人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结核,肝功能不好,不好用药。 综上所述,由于胆固醇结晶在胸水中少见,所以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胸水中出现胆固醇结晶时,首先考虑是否有结核杆菌感染,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做出有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这就要求我们检验人员熟练掌握各类结晶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为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依据的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1]李锐成 邹菊贤 张惠中 结核性胸水伴胆固醇结晶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4):6760 [2]李慧平 王柏丽 胆固醇在胸水中检出及意义【J】医学信息2016.29【22】 [3]王海英 李永红 杨锐 王红 胆固醇结晶性胸膜炎2例【J】国际医学杂志.2015.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