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关节炎为主的:如类风湿关节炎( A),Still病又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 2. 与感染相关的:如风湿热,莱姆病,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 3.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血管炎。 方法有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关节液检查、X线平片检查和关节镜检查等,实验室常用以下实验室指标: 红细胞沉降率(ESR) 也称血沉,风湿病患者病情活动时,ESR增高,但ESR增高不等于患有风湿病。ESR可随着风湿病病情缓解而下降,可以作为药物疗效判断指标之一。ESR不是病情活动的特异性指标,有时ESR与病情活动并不一致。 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因子(RF)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是一种抗变形IgG的自身抗体,IgM型被认为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 随处可见关于“类风湿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科普文——类风湿因子虽因类风湿关节炎而命名,但它可以出现在其他疾病中,如干燥综合征、慢性乙肝感染、血液病等。5%的健康人群也可检测到RF。 虽说RF阳性,未必是类风湿关节炎。但是高滴度的RF(≥正常值上限3倍),还是要结合患者病史及查体,认真排查风湿性疾病的可能。 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重大意义,阳性率达60%~80%。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RF阳性。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等RF也可阳性。 但RF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指标,RF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而RF阳性也不等于就是类风湿关节炎,例如在正常老年人约有5%阳性率。 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当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炎症时,由肝脏分泌的急性时相反应类蛋白。风湿性疾病患者疾病活动期可检测到CRP升高,同时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可降至正常。因此,CRP可作为风湿病病情的活动性指标。 CRP升高是体内“炎症”释放的信号,组织损伤、感染炎症、免疫炎症甚至肿瘤,均是激发体内“炎症”的按钮。因此单纯通过检测CRP,对风湿病的诊断没有帮助,对诊断明确的风湿病的病情评估有一定判断意义。 C反应蛋白是炎性反应性蛋白之一,风湿病病情活动时C反应蛋白升高,与病情有严密关系。其他炎症,如感染或外伤等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O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是在人体感染了A组溶血性链球菌后,人体出现相应的抗体来对应其产生的溶血素O,即“抗O”。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提示近期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助于风湿病诊断,可结合患者年龄和其他临床表现进一步确诊。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也可发现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 正常值一般在200单位以下,若高于200单位,说明最近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链球菌的感染一般提示风湿热,但目前风湿热疾病的发生率已很低。临床上大多数的ASO升高,为链球菌感染后状态,如没有明确的大关节(肩、膝、踝等)游走性疼痛,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通过风湿三项来确诊一个风湿病是很难的,但是如前文所述,高滴度的RF和CRP还是要警惕风湿病的可能。正确的做法是,拿着风湿三项的化验单,去挂个风湿免疫科的号,听从风湿专科医师的分析和意见,进一步完善风湿病的特异性检查——自身抗体的检测,由此来判断究竟有没有风湿病。 在有的医院,风湿全套是一个血液常规检验的组合,一般包括以上四项: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ESR,抗链球菌溶血素。检验结果对风湿病和类风湿病有明确的诊断意义。 相关抗体 HLA-B27作为遗传标志物,9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存在HLA-B27阳性。但需注意的是HLA-B27阳性并不意味着病人就是强直性脊柱炎。单凭HLA-B27阳性不能诊断AS,而HLA-B27阴性也不能除外AS。 抗核抗体(ANA)是风湿性疾病的初步筛选试验,对风湿病的诊断极为重要。因此,大部分风湿病人可出现ANA阳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90%~98%阳性。然而ANA阳性也可见于少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慢性感染,肝病以及使用某些药物。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虽然症状缓解,但ANA始终阳性或滴度没有下降,其实,ANA与疾病波动无关,ANA阳性或高滴度并不意味疾病严重。 抗可提取的核抗原抗体(ENA抗体)包括抗Sm,RNP,SSA,SSB,Scl-70,jo-1及抗核糖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狼疮(SC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R)、硬皮病(SSc)、干燥综合征(SS)和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中: 抗Sm是红斑狼疮的标志性抗体; 抗RNP可出现在MCTD,SLE,SSc等患者血清中; 抗SSA阳性则可能提示SS或SCLE; 抗SSB是SS的标志性抗体; 抗jo-1是PM/DM的标志性抗体; 抗Scl-70是SSc的标志性抗体; 抗核糖体抗体阳性则提示SLE。 患者应该切记虽然某种抗体阳性可能提示某种疾病,但不是绝对的,临床诊断更重要的依据是临床表现。 抗DNA双链抗体(抗dsDNA)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异性抗体,但诊断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抗心磷脂抗体(ACL)作为抗心磷脂综合征中的重要自身抗体,ACL阳性往往提示易发生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达56%。抗心磷脂抗体与SLE密切相关,ACL阳性的SLE病人易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贫血等症状。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易发生习惯性流产。但由于试验技术所限,ACL可出现假阳性,某些疾病如感染也可以导致暂时ACL的升高。 补体的检测项目包括CH50,C4,C3,B因子,在SLE患者中补体水平降低一般意味着SLE活动,而补体升高往往提示感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记物,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ANCA可出现二类抗体:①胞浆型(c-ANCA)或PR3-ANCA:主要与韦格纳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或MPO-ANCA可在churg-Strass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 本文编辑:小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