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 一个频繁登上热搜的话题 幽门螺杆菌的“杀伤力”有多大? 万一感染了会引起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Hp)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长期稳定地定居于胃窦部,具有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并能分泌细胞毒素,引起炎症及免疫反应。 幽门螺杆菌生存力强大,它只需要少量氧气,能够耐受很强的酸性环境,因此,胃就成了幽门螺杆菌非常喜爱的定居场所。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嗳气、口臭。不过,幽门螺杆菌非常狡猾,大多数感染者往往没有症状。人群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免疫功能受损的人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 会有哪些症状?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发表的一篇胃癌综述指出:全球接近90%的胃癌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发生胃癌风险会更高,不过,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可以治好的,经治疗可使胃癌发生风险大大降低。 感染幽门螺杆菌时会有哪些症状呢?很多人没有特别明显的表现,但是只要细心留意,身体还是会给我们一些线索。
幽门螺杆菌 如何入侵我们的身体? 目前认为,人际传播方式可能有3种途径,即胃-口途径、口-口途径和粪-口途径。 ①胃-口途径,即患者呕吐物中的大量幽门螺杆菌(以胃液为传播媒介)经过易感者口腔造成幽门螺杆菌感染; ②口-口途径则是患者食物反流或呕吐物中的幽门螺杆菌先污染患者自身口腔(以唾液作为传播媒介),再经过易感者口腔造成幽门螺杆菌感染。大人咀嚼食物喂养孩子、共用餐具等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口-口途径传播幽门螺杆菌的风险; ③粪-口途径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传播幽门螺杆菌的主要途径,但这一途径的幽门螺杆菌传播仅限于在与急性感染期患儿或胃酸分泌下降的成年患者接触的情况下发生。 此外,接触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也是可能的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也因此被认为是食源性致病菌。 图:科学辟谣 多项研究均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族聚集性。换言之,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已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那么他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就较大。 家庭成员之所以会出现聚集性感染,可能原因有: ①密切的人际交往; ②对幽门螺杆菌有相同的遗传易感性; ③可能接触相同的传染源; ④有相同的社会经济地位。 因而,家庭成员之间更容易发生人际传播。 这几类人 尤其要查幽门螺杆菌 2023年6月3日,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发布《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间。 对于存在危险因素人群,每年1次的幽门螺杆菌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人群包括: 1、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 2、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 3、60岁以下患者存在未经评估的消化不良症状的人; 4、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奥美拉唑等药物的人; 5、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的人。 目前,幽门螺杆菌最常用的筛查方式为尿素呼气试验。其他筛查方法包括血清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测等。 医护人员为患者做胃镜检查。 图: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景南医生介绍,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治疗上有两种情况: 1、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此类患者无需过度治疗,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 2、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或检查出胃部溃疡、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则需要接受医生正规完善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目前主要是采取四联疗法,即一种抑制胃酸药物+一种胃黏膜保护剂+两种以上抗生素。患者治疗期间用药量较大,种类较多,过多的药物摄入也同样可能加重胃部不适感,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一些中成药制剂,帮助杀菌并缓解胃部不适感。 生活中如何预防 幽门螺杆菌感染 要想防住幽门螺杆菌,最好做到以下细节:
家庭中的感染者应使用专属餐具,直至完全治愈。 避免嘴对嘴喂孩子吃饭。 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制。 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以高温煮沸消毒为主,时间在30分钟左右。 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等。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 少吃刺激性食物,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吃饭时细嚼慢咽。 饭前便后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及时更换牙刷,定期洗牙。 保持好心态 养成好习惯 多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 发现症状要及时治疗! 本文编辑:小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