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和脂肪酶是两个经常一起出现的常规检验项目,临床上常用于胰腺炎的诊断。 1. 定义 淀粉酶(AMY)是催化多糖化合物 1,4-糖苷键水解的一组酶,可将多种糖化合物如淀粉、肝糖原等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等产物。 脂肪酶(LPS)是一组催化长链脂肪酸甘油水解的酶,对长链脂肪酸甘油有一定特异性,最大活性的发挥需胆酸盐和共脂肪酶的参与,可将甘油三酯水解成脂肪酸及甘油供机体所需。 2. 组织分布 AMY 主要由外分泌腺的胰腺和唾液腺产生,可以分为唾液型淀粉酶和胰腺型淀粉酶。另外近端十二指肠、肺、子宫、泌乳期的乳腺等器官也有少量分泌。 LPS 主要由胰腺分泌,胰腺组织中脂肪酶的浓度是血清脂肪酶的 20000 倍,其他器官如食管、胃、十二指肠和小肠也可以分泌脂肪酶。 3. 代谢 AMY 可以从肾小球滤过出现在尿液中,其中 50% 被肾小管重吸收。随尿液排出的淀粉酶,称尿淀粉酶,淀粉酶是唯一能在正常情况下出现于尿液中的血清酶。这也是淀粉酶与脂肪酶的一个区别。 LPS 在胰腺中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大部分经过腺腔转运至小肠,在小肠中被激活成有活性的脂肪酶,参与脂类代谢。仅有约 1% 的脂肪酶会通过腺泡细胞的基底部分泌入淋巴管和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中。血流中的脂肪酶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在肾小管近端可以被完全吸收,尿中测不到脂肪酶活性。 4. 参考区间 成人(20~79 岁)血清淀粉酶:35~135 U/L; 血清脂肪酶(酶偶联显色法):参考区间为 1~54 U/L。 注:各实验室应建立本实验室的适宜参考区间。 ① 急性胰腺炎 血液 AMY 是用于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常用指标,胰腺是合成淀粉酶的主要部位,当发生急性胰腺炎时,淀粉酶释放增加,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淀粉酶水平通常在 6~12 小时内升高, 24~48 小时达到峰值,AMY 半衰期较短,在随后的 3~7 天内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所以如果检测不及时,可能出现淀粉酶水平正常的情况,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早期检测血清淀粉酶更加灵敏。 当然,淀粉酶不是胰腺炎的特异性指标,所以不是所有胰腺炎的患者淀粉酶都会增高,也有部分胰腺炎病人淀粉酶正常或仅轻度增高,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做出诊断。 且需要注意的是,淀粉酶的高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即使是作为诊断指标由于其特异性差及假阳性假阴性的存在,血淀粉酶也不能作为诊断胰腺炎的唯一标准。 ② 急性卒中 研究证实,重症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升高,其机制可能与卒中后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SIRS),大量炎症介质、细胞因子以及氧自由基对胰腺细胞产生直接破坏,胰腺水肿出血、组织变性坏死或微循环障碍、迷走神经兴奋造成胰腺局部微循环障碍、血供减少、胰腺细胞缺血坏死等因素有关。 此外,卒中急性期血清淀粉酶升高与患者短期死亡相关。相关研究根据卒中后 2 8 d 内死亡预测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血淀粉酶 > 125 mmol/L 是卒中患者 28 d 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淀粉酶对卒中后 28 d 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较高。 ③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的主要功能为分泌唾液,唾液中最常见的酶为唾液淀粉酶,主要由浆液性腺细胞产生。当唾液中的淀粉酶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正常排泌于口腔时,淀粉酶进入血液,导致血清中淀粉酶含量升高。 临床上唾液淀粉酶升高可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的一项诊断指标。其升高机制是由于受累腮腺的主导管被炎性渗出物堵塞, 使得唾液中的淀粉酶无法正常排泌于口腔而转入血液中。 ④ 巨淀粉酶血症 巨淀粉酶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淀粉酶复合物,具备淀粉酶的生物学作用,但因相对分子质量过大,肾小球不能将其滤过。 巨淀粉酶血症患者血淀粉酶进行性升高,而尿淀粉酶不高或降低。巨淀粉酶血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其与血清中正常的淀粉酶与免疫球蛋白、糖类、其他大分子物质结合或自身合成的一种复合物有关。 ⑤ 其他 临床发现除胰腺疾病外,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重症感染、休克、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胰腺癌、肠梗阻、胆石症等也常伴有血淀粉酶升高。一些恶性肿瘤如肺癌、卵巢癌、胃癌等,由于癌组织的异位分泌,也可以导致淀粉酶升高。 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复苏、颅脑外伤、卒中等疾病均可能引起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其机制可能与脏器长时间低灌注,微循环衰竭休克导致胰腺缺血,胰腺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腺泡坏死有关,也有研究者认为血清淀粉酶升高可能是由肾脏清除淀粉酶功能受损所致。 2. 脂肪酶 ① 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时,腺泡细胞损伤导致胰脂肪酶分泌增加,同时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进一步促进脂肪酶释放入血。血清脂肪酶高表达诱发机体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肠道细菌移位、肠黏膜受损,加剧胰腺感染、坏死。 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升高也较晚,4~8 小时开始升高,24 小时达到峰值,维持时间较长,可达 7~10 天,当淀粉酶恢复正常以后血脂肪酶仍可升高,一般认为发病 24 小时以后测定血清脂肪酶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略高于淀粉酶。 研究发现,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血清脂肪酶呈高表达,且血清脂肪酶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型胰腺炎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② 其他
相关的病因主要是腹部各器官的病变,比如肝脏疾病、急性胆囊炎、肠梗阻、十二指肠溃疡、梗阻性或炎性小肠疾病和腹部肿瘤,以及一些全身病变,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无症状慢性酒精中毒等;与淀粉酶一样,巨脂肪酶血症也可以引起脂肪酶升高。 Q1. 血清淀粉酶正常,血脂肪酶升高,能诊断胰腺炎吗? 在实际工作中时,我们常遇到脂肪酶升高但是不伴有淀粉酶升高的情况。极轻型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炎恢复期等患者也存在淀粉酶不升高的情况,急性胰腺炎非胰腺因素导致的腹痛病例中淀粉酶正常的患者也并不少见。 此外,单独的血清脂肪酶升高,可能是非胰源性脂肪水解酶类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由于非胰源性水解脂肪酶的干扰,亚临床胰腺炎等患者也会有淀粉酶正常而脂肪酶升高的情况;此外,还有一种情况,由于淀粉酶较脂肪酶半衰期短,可能是患者出现腹痛症状后实验室评估延迟导致淀粉酶正常而脂肪酶升高的情况。 Q2. 淀粉酶升高,脂肪酶正常,能诊断胰腺炎吗? 临床上测定淀粉酶主要用于胰腺疾病和唾液腺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如前所述,淀粉酶主要由外分泌腺的胰腺和唾液腺产生外,还有其他很多组织可生成和储存淀粉酶。当上述其他部位出现病变时将亦有可能引起血清淀粉酶不同程度的增高。 所以,导致高淀粉酶血症的病因非常复杂,并非仅限于胰腺和唾液腺疾病,多种因素可能引起淀粉酶非特异性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临床表现,在确诊急性胰腺炎时升高的淀粉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