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01 为什么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有时候出具的报告只有细菌名,而没有出具药敏结果? 目前国内药敏报告主要参照CLSI M100标准出具药敏报告。该标准只给出了临床常见细菌诸如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某些厌氧菌的判读标准。若鉴定细菌不在该文件范围内,则无法给出药敏结果。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诺卡菌、布鲁菌等特殊细菌,需要特殊的培养基或培养条件,而许多实验室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只能出具细菌名。 尽管只有细菌名称,但对临床抗感染治疗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检验人员可以尽可能多地向临床提供该菌相关的知识,如该菌的染色性质(革兰阳性还是阴性)、球菌还是杆菌、药敏情况等。 02 如何解释部分抗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的药物种类与临床实际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不一致? 抗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中,由某一药物的药敏结果可以“预测”或“指示”其他药物敏感或耐药的药物。若存在这种预测药或指示药,则无须加做药敏试验。临床需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实验室需向临床解释结果。 表1 药敏试验常用试验药物及代表药物
03 如何解释抗菌药物在体外敏感试验显示敏感,但临床治疗却无效? 常见原因如下: ①分离株如果是定植菌、污染菌,则无须抗菌药物治疗。治疗无效是正常情况。 ②患者免疫力、基础性疾病不改善,临床治疗常无效。 ③如果有感染灶未发现或未予清除,单纯的抗菌药物治疗可能无效。 ④实验室结果应准确无误。如果耐药错误判断为敏感,则治疗无效。 ⑤“90~60规则”提示,有10%的患者敏感时治疗无效。如果临床统计结果与该规则比较一致,则应该视为正常情况。 ⑥药敏试验适用于浮游菌感染。如果是生物膜感染,则药敏试验不适用。 ⑦药物使用要符合说明书剂量,与CLSI M100等文件剂量一致或更高。低于CLSI M100等文件的剂量建议,则敏感可能无效。 04 常见耐药机制及耐药表型解读
临床中常见的细菌耐药表型
05 不同菌属的药敏组合及结果解读 附录 临床常见细菌天然耐药情况 本文编辑:P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