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CLSI EP6-P文件/ 定量检验线性性能评价 冯 仁 丰 病人结果检测范围,也即方法或检测系统的线性范围。 评价实验要求 1、进行检测范围实验的样品必须和真实样品尽可能相似,也即要和真实样品具相同的基质状态。 2、最好有5个或以上的系列浓度的实验样品,浓度范围遍布整个检测范围。最高浓度的样品应达到检测范围的上限。各实验样品内含分析物浓度间呈等比例关系,不要呈倍比关系。 3、加入的“浓储存液”体积不超过十分之一。 5L、4L+1H、3L+2H、2L+3H、1L+4H、5H 4. 每个样品至少作4次重复测定。 统计处理 1、若有5个浓度,每个浓度进行4次测定,则将所有20对(x,y)结果点于坐标纸上,观察有无线性表现。有线性的进行直线回归处理。 2、不取均值,直接对20对结果作回归处理。 3、直线回归式: 预期值为x,实测值为y。 为回归线上在对应x下的y值。 理想状态:b=1,a=0; 问题:绘制的回归线是作直线回归处理,所以画出来的线是直线。但是,实验结果是否能被确认,各个浓度间确实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这才是最真实的。EP6-P就是用于判断线性的文件。 图1:线性评价中的直线回归 EP6-P文件基本原理 一、统计上评价线性的意义 EP6-P对线性数据处理的依据:线性数据的直线回归表现。 图2:线性评价中回归直线的意义 图3:线性评价的各组数据重复检测值的方差 进行回归处理的前提: 对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核查。 第一,各实验样品的重复数据中有无离群点; 第二,各实验样品重复数据组间的方差大小是否比较一致,即:是否某组的方差较其他组的方差大得多;若是这样,那么非线性不一定是真实的,是实验操作不精密度差所致。只有这两方面都符合要求,才可进行线性的统计检验。 图4:EP6-P线性评价5组样品重复检测结果的方差表现。 线性实验的总方差 线性实验的总方差反映了实验的总不精密度: 注:按照EP6-P线性评价实验方案,共有5个样品(i=5);每个样品进行了4次重复检测,j=4。 图5:线性评价实验数据点的方差 图6:线性评价实验数据点方差与回归直线的关系。 检测范围表现为直线时,各组数据实验具有的总方差(不精密度)为: 这些数据直线回归处理,所有实验点对于线的离散方差为: 由图说明,回归配合后引入的误差估计量,基本上就是由各组点的不精密度量总和ΣSS组成。 在EP6-P线性评价中,令这二者的差为“线性失拟误差(Lack of Fit,LOF)”。 求方差: (注:式中TE即ΣSS) 当实验结果呈线性表现时,LOF很小,它与自由度相除后,与ΣSS被自由度相除后的比值(F)将小于F0.05;由此,EP6-P文件判断实验结果为线性。 EP6-P对非线性数据处理的依据 非线性数据的直线回归表现: 图7:线性评价非线性的表现 图8:线性评价非线性的分析 非线性时的表现 上图说明:实验中各组数据的总不精密度依然与前线性表现时一致。 但是,非线性表现的各组数据点,仍然作直线回归处理时,为了顾及所有点的回归线,大大增加了所有各组数据点对于线的离散程度。 求方差: 当实验结果呈非线性表现时,LOF很大,它与ΣSS比值(F)将大于F0.05或F0.01;由此,EP6-P文件判断实验结果为非线性。 扫描二维码 获取配套视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公众号:冯仁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