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去做体检的时候,尿常规检查项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检查结果却让人如同看天书:一连串缩写和“+”号都是什么意思?哪个指标异常代表疾病隐患? 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尿检,养成定期尿检的好习惯,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尿液常规检查的各项指标。 当我们拿到报告单时,上面有很多符号,比如: ↑ 代表该指标高于正常范围, ↓ 代表该指标低于正常范围。 化验单上的+、- 、± 分别代表阳性、阴性和弱阳性。+ 的多少,代表数量上的变化。比如 +、++ 和 +++ 说明阳性的程度逐渐增强。 1、颜色 正常:人体尿液因尿色素、尿胆素、尿胆原等的存在,正常尿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 异常:下图中的6种颜色要尤其注意。 2、尿比重(SG) 尿比重指的是尿液中水分和其他物质的比重,如果24小时内尿比重不断升高,可能有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情况,而尿比重持续下降可能是由于服用了利尿剂,或有慢性肾炎等。 【正常范围】1.005~1.030。 3、酸碱度(pH) 严重的肺部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会使体内碳酸浓度升高,使尿液酸碱度降低,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正常:正常值为4.6-8.0(平均值6.0) 异常:饮食会影响尿pH,如吃大量肉类及高蛋白食物尿pH降低,吃大量蔬果pH会偏高。
来源: 检验之声
我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