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微生物的分类及命名 二、微生物的发展 第二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3、荚膜:通常在机体内和营养物质丰富的环境中形成,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界限分明,且不易被洗脱的黏稠性物质。本质为多糖。 4、芽胞: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核质浓缩脱水而形成的一个遮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细菌 L 型即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在人工诱导(少量青霉素、头孢菌素存在)或自然情况下,细菌 L 型在体内或体外均可产生。 细菌 L 型在含血清的高渗低琼脂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可形成「油煎蛋」样菌落(典型 L 型细菌):菌落较小,中心致密并深陷人琼脂中;四周较薄,由透明的颗粒组成,在低倍镜下观察菌落呈「油煎蛋」状。 细菌 L 型保留了亲代的遗传特性,可返祖,可致病。 二、细菌的生理 1、细菌的基本化学组成: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细菌含有 RNA 和 DNA 两种核酸)。 2、细菌有带电现象,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约为 pH2~3,革兰阴性菌的等电点约为 pH4~5。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控制、遗传及变异 1、细菌根据营养类型的不同,分为自养菌(以无机物作为原料)和异养菌,异氧菌又根据所需营养物质的不同分为腐生菌(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原料)和寄生菌(以宿主体内的有机物作为原料)。 2、细菌生长繁殖的主要条件有: (1)充足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2)合适的 pH:大多数细菌的最适 pH 为 7.2~7.6,有个别例外,结核分支杆菌在 pH6.4~6.8、霍乱弧菌在 pH8.4~9.2 的环境中生长最好。 (3)合适的温度:35~37℃ 根据细菌对氧气 需求不一,分为: ①需氧菌:必须在有氧(空气)的情况下才能生长。 (1)细菌一般以无性二分裂的方式繁殖。 (2)大多数细菌 20~30 分钟繁殖一代,结核需要 18~20 小时才繁殖一代。 ①迟缓期:适应阶段,此阶段细菌几乎不繁殖。一般约 1~4 小时。 5、细菌的控制: (1)消毒: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 (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3)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4)无菌和无菌操作:无菌是指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者其他操作对象的方法称为无菌操作。 (5)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压力为 103.4kPa,温度为 121.3℃,维持 15-30 分钟。检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细菌是嗜热枯草芽孢杆菌。 (6)用于牛奶等物品的消毒方法是巴氏消毒法。 (7)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制是干扰 DNA 的复制。 6、正常情况下,人体与外界相同的器官都有细菌,机体的胃、骨骼、肌肉、血液、脑等无菌。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菌群失调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 7、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 (1)形态与结构变异:如细菌 L 型。①荚膜变异,从有到无;②鞭毛变异(H-O 变异),从有到无;③芽胞变异,从有到无。 (2)菌落变异:S-R 变异,细菌菌落光滑型与粗造型之间的变异。 (3)毒力变异:包括毒力加强和毒力减弱。 (4)抗原变异 (5)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药物从敏感变为不敏感。 (6)酶活性变异 (7)生化特性的变异 8、细菌的 R 质粒是耐药质粒,可通过细菌间的接合或通过噬菌体进行传递。 9、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原生质融合等。 (1)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提供的游离 DNA 片段整合重组,使受体菌的性状发生变异的过程。 10、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染色体,为一条环状闭合的双螺旋 DNA。质粒也是细菌的遗传物质。但不是主要遗传物质。 第三章 微生物致病性与感染 ▲高频考点 1、病原微生物能否致病与病原体的毒力、数量、侵入门户、机体的免疫力、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2、细菌分泌的侵袭性酶类主要有: (1)透明质酸酶:分解结缔组织的透明质酸,易于细菌扩散。 (2)胶原酶:分解细胞外基质的胶原蛋白。 (3)神经氨酸酶:分解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间质。 (4)磷脂酶:可水解细胞膜的磷脂,破坏组织细胞。 (5)卵磷脂酶:分解细胞膜的卵磷脂。 (6)激酶:将血纤维蛋白酶原激活为纤维蛋白酶,以分解纤维蛋白,防止形成血凝块。 (7)凝固酶:使血浆发生凝固,保护细菌不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杀灭。 (8)IgA 蛋白酶:与细菌的黏附有关。 3、细菌毒素根据来源、性质和作用特点不同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 (1)外毒素的特性:①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产生;②具有菌种特异性;③毒性作用强;④毒性作用有组织选择性;⑤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外毒素经过 0.4% 的甲醛处理可失去毒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变为类毒素,可刺激几天产生抗毒素;⑥不耐热;⑦都是蛋白质,易被酸及蛋白水解酶灭活。 (2)内毒素的特性:①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产生;②化学性质是脂多糖;③抵抗力强,耐热、耐酸、耐碱、耐强氧化剂;④细菌死亡溶解后释放;⑤毒性及免疫原性均较外毒素弱,不能用甲醛处理成类毒素。 4、内毒素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有致热作用、白细胞增多、感染性休克、DIC 等。 5、细菌全身感染在临床上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毒血症:致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 (2)菌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但不在其生长繁殖。 (3)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物质。 (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大量繁殖。 (5)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