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胶乳凝集VS胶乳比浊,定量一定比半定量好吗?

归去来兮 2022-5-13 02:45 PM 1332人围观 技术


作者 | 高芬 贺娜 郝小康 王宇鹤

单位 |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前  言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实验室更加的自动化、智能化。借以减轻实验人员的手工操作,不但缩短了报告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正因为仪器的兴盛,手工检测越来越被冷落,作为检验工作者,你忘记初心了吗?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简称CRP,是机体在应急状态下合成的一种保护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也是一种感染标志物,引起机体炎症。在组织损伤和手术创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发挥着重要的意义。由于CRP与白细胞在代谢反应动力学上存在时间差,所以血常规+CRP联合检测已成为当前判断感染指标的常规检测项目。



案例经过


3月15日早上,和往常一样正在忙碌加样,听见两同事对话,这个患者做了两次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未出来。听到后,我放下手中的活,想看看到底什么情况。看到了以下血常规+CRP结果(见图1)。


图1


查看质控在控,其他患者结果也在可靠范围内,仪器未报警。我观察这位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比例87.7%,C反应蛋白结果<10mg/L,我感觉一定存在猫腻。


于是在窗口找到患者家属询问患者情况,代诉:患者男性,82岁,以发热4天,最高体温39.5℃,小区全员核酸检测时,结果阴性,伴有咳嗽,咳黄色脓痰,气促4天,精神极差,自服“抗感颗粒”后,体温仍未正常。


根据家属的病情描述,我感觉这位患者CRP可能存在假阴性。于是,我拿起血常规标本离心后,准备用CRP胶乳凝集法做下一探究竟,结果1:1阳性,但是凝集颗粒不是特别明显,我试着1:2,1:4……一直倍比稀释到1:64,观察结果1:2——1:32均凝集,可是稀释倍数越大,反而凝集颗粒越明显。


胶乳凝集法试剂检测范围是>6mg/L为阳性,依次类推1:32阳性,1:64阴性,这个患者的结果应该是192mg/L<CRP<384mg/L这个范围之内(见图2)。


图2



案例分析


所以这个实验验证了我的怀疑,就是钩状效应引起的假阴性。我们血常规+CRP仪器是Penetra MS CRP,胶乳比浊法检测CRP浓度,检测线性范围全血模式:0.2—200mg/L。由此看出,这位患者的CRP结果为钩状效应引起假阴性所以检测结果<10mg/L,也超出了仪器所检的线性范围,超敏CRP结果未出,最终我们报告CRP结果>200mg/L,情况告知临床医生。


钩状效应:钩状效应又称HOOK效应,是指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低值,甚至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称为前带效应,抗原过量称为后带效应(见图3)。


图3


由于CRP急剧升高,抗原过剩使反应信号强度减弱,从而使反应曲线呈钩状现象,导致高浓度标本误测为低浓度,影响和误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因此识别钩状效应非常重要。如果标本发生了钩状效应,检测结果将又落在线性范围内导致无报警,若检测人员不仔细极易造成误报,出现这种情况用手工或者仪器对标本进行稀释后再检测。



总  结


免疫学方法检测过程中,钩状效应可严重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导致治疗延误或者影响疗效判断。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提高警惕加强责任心的同时,制定明确规定排除一些干扰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在审核报告时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来帮助我们。①对于实验室制定合适的稀释复检规则,避免钩状效应造成结果误报。②工作人员增强责任心,查看其他检测项目是否存在矛盾。③查看历史结果,结合患者临床信息,对检测结果可信度进行判断。



心得体会


每一份检测标本都是一份责任,在科技高速飞跃的年代,铭记初心,我们检验侦察兵要善于观察,不要用仪器结果蒙蔽双眼,火眼金睛的去发现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杰,李玲,张瀚允,张鹏,曾方银.5种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检测特定蛋白钩状效应的性能评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02):140-143.

[2]张晓慧,李光韬,张卓莉.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5(01):74-79.

[3]杨晓阳,林广裕,蔡晓莹,杨淑馨,陈俊铎.白细胞、C反应蛋白作为细菌感染指标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使用管理中的再探讨[J].现代医院,2022,22(02):325-328.

[4]陈晓旭,郭哲.C-反应蛋白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6(04):1098-1100.

来源: 检验医学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