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紫色”尿液是怎样“炼成”的?

归去来兮 2022-2-15 04:02 PM 1723人围观 医学


近日笔者收到急诊科医生微信照片称有一名患者尿袋及导尿管突变紫色,请检验科提供咨询。


笔者遂与临床取得了联系,了解到该患者为女性,92岁,长期卧床,患有高血压,脑梗,肾功能不全,肺炎,长期内置导尿管。由于紫色尿袋直面冲击眼球,沟通中可以感受到患者和主治医生在焦急的同时更多的是困惑。

根据经验,笔者建议临床观察尿液颜色、进行尿液分析和尿培养检测,并及时更换新的导尿管和尿袋。主管医生从紫色尿袋上端的导尿管处留取患者尿液,该段尿液并非紫色尿液,而是棕黄色浑浊尿液,给患者更换新尿袋后尿袋恢复透明(如图1)。


该患者相关检验结果:尿液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WBC)883.6个/ul,红细胞(RBC)216.5个/ul,细菌(BACT)4656.3个/ul,亚硝酸盐阳性(NIT)(+),尿潜血阳性(ERY)(++)(如图2),提示患者有泌尿系感染;血常规检查结果血红蛋白(HGB)100g/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81.71%,白介素6(IL-6)结果58.93pg/mL(如图3);菌落计数>10^5 CFU/ml(如图4),尿液细菌培养菌落和革兰染色细菌形态(如图5);生化免疫检查结果:全血肌钙蛋白T定量测定(TnT)0.176ng/ml,肌红蛋白(MYO)429.2ng/ml,B型钠尿钛前体测定(PRO-BNP)20421 pg/ml,尿素(UREA)28.7mmol/L,尿素氮(BUN)80.36mg/dL,肌酐(CREA)264umol/L,尿酸(UA)481 umol/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0.88mg/L。其他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如图6)。


该患者检测结果显示肾功能,心梗检测指标异常,轻度贫血,可能与基础病相关;同时 NEU%、hs-CRP和IL-6升高、结合尿液分析结果和尿培养细菌鉴定结果,患者存在肾功能异常和细菌感染(泌尿系感染)。


案例分析



该患者尿袋为什么会突变紫色呢?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检验结果——考虑该患者是紫色尿袋综合征(Purple urine bag syndrome, PUBS)。

PUBS首次报告于1978年,是指在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出现尿袋呈紫色现象,2006年Komiyama进一步研究发现,紫色尿袋综合征是由色氨酸经尿中细菌分解而成已知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雷特格式变形杆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摩氏根菌、肠杆菌属、肠球菌属和粪链球菌等在内的多种细菌均可与紫色尿袋综合征相关。

该患者发生PUBS的可能机制是:患者食用含色氨酸的食物,食物中的色氨酸在小肠细菌的作用下变为吲哚,吲哚在肝脏代谢成为硫酸吲哚酚,之后进入尿中。

在尿中,硫酸吲哚酚能够在磷酸酶和/或硫酸酶(尿液中细菌所具有的酶)的作用下,在偏碱性环境中(亦有文献报道酸性尿中也可出现),转变为靛蓝和靛红,前者为蓝色,后者为红色,二者与塑料属性的导尿管相互反应而引起尿袋呈紫色(如图7)。


案例启示



1、PUBS概况

PUBS在临床上非常罕见,国内外仅见于个案报道,是一种良性的、影响不大的临床表现,绝大部分患者都是无症状的。

目前普遍认为,PUBS是由于色氨酸摄入过多所致,仅仅是由于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被特定细菌转化所产生的生物化学现象,因此其本身除了提示尿液中存在某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菌外,并无特殊的临床意义,本身并非加用抗生素治疗的指征。

2、形成 PUBS的高危因素

(1)过多摄入色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

(2)长期便秘:色氨酸在肠道内过多积聚,并且胃肠蠕动慢,给小肠内细菌提供了将色氨酸代谢为吲哚的充足时间;

( 3) 尿中存在大量细菌(泌尿系感染):具备磷酸酶和硫酸酶活性,可将色氨酸代谢产物转化为靛蓝和靛红;

( 4)碱性尿液:可提供适宜靛蓝和靛红生成的条件。此外,尿袋的材质也与该病发病率相关,有文献报道患者所使用的塑料尿袋中含大量聚氯乙烯(PVC)的尿袋较不含PVC的尿袋更易发生紫色尿袋综合征。

3、PUBS的治疗与预防

(1)治疗:大多数学者认为PUBS为无症状尿路感染,其本身并不引起病人病情的加重与减轻,因此不需针对其进行强化治疗,有学者认为如病人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可能引起并发症如脓毒症者,需积极治疗。因为此综合征和尿液偏碱有一定关系,给予酸化尿液、抗生素治疗等,故督促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及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此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紫色尿液的观察,及时放掉紫色尿液,加强会阴部护理、保持外阴部清洁、加快尿管更换频率、适当使用抗生素(仅适用于症状性尿路感染患者),遵医嘱定期对患者进行尿培养。

(2)预防:相对于治疗PUBS而言,多数学者认为加强导尿管的护理,控制尿路感染及便秘等诱因对于PUBS的预防更为重要。在饮食方面,要求患者遵循多饮水,摄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及低脂食物的原则,尽量食用含色氨酸较少的食物,如花豆、干奶酪等。

综上所述,PUBS是一种以尿液、尿袋和尿管颜色改变为特征的疾病,由色氨酸代谢产物经尿路细菌分解,在碱性尿中转化为靛蓝、靛红,二者与塑料属性的导尿管相互反应而起。多发生于老年女性,为良性、无症状性疾病,大多不需给予强化治疗。临床应正确认知这种疾病,减少由此引起的恐慌和过度检查,并安抚病人,根据病人的身体状态必要时进行个性化治疗。

 

本文编辑:乐乐高

来源: 检验星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