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医疗机构应如何理解和适用《医师法》

归去来兮 2022-2-9 02:36 PM 998人围观 政策


为充分履行《医师法》所赋予的职责,医疗机构不仅要转变管理理念,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还要加强外部协作和合同管理。



医疗机构作为医师的执业机构,是保障医师权利实现和督促其履行义务的责任主体。《医师法》的出台不仅对医师权益保障提出更高要求,也将对医疗机构履行管理医师职能产生极大影响。基于此,本文拟结合法律实务,并就医疗机构如何理解和适用《医师法》提出建议,以供实践参考。

转变医师管理理念


《医师法》在体例上,除增加“保障措施”章节外,其他章节变化不大,但各个部分新增和调整的内容较多,吸收了具有实践效果的政策建议,并在法律责任章节予以细化和强化。同时,也与《民法典》等法律保持一致,如患者个人信息保护。因此,如何应对,亟待医疗机构转变医师管理思维。


在管理理念上,改变管理重心偏于事后处理和救济的思维,做好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如以百分比来计,则医院管理事前预防占比应为70%,事中动态管理占比应为20%,事后处理或救济占比应为10%。如项目合作,在签约前的尽职调查和多轮磋商均是为了提高项目的可行性,降低或避免项目的履约风险,通过调查论证、合同条款设计降低法律风险和审计风险,这便是事前预防。而履约管理和违约救济便是根据合同设计,完善相应的动态管理举措和救济路径,固定相应的证据,即可完成后续工作。


在管理方法上,加强环节和周期性管理,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同时,确保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相关条款,避免制度适用冲突或产生歧义。组织《医师法》培训和学习,知悉法律责任,培训形式不限,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内容可新法解读,结合案例讲解;培训效果方面,加强抽查,纳入医师定期考核,与其绩效、评优评先相衔接。此外,强化算法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进而为医师管理决策提供合理论证或可靠依据。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根据《医师法》第15条、第36条、第40条等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关医师的监督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医师的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健全医师岗位责任、内部监督、投诉处理等制度,加强医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培训、考核、薪酬、职称、奖励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劳动保障;完善安全保卫措施,健全纠纷预防和处理制度,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保障医师执业安全。可见,《医师法》赋予了医疗机构完善医师内部管理制度的法定义务,为医疗机构健全医师内部管理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学西”“西学中”制度


医疗机构在实施“中学西”“西学中”制度过程中,不仅要健全管理制度和明确管理职责,还须考虑遴选医师培训考核期间的工作接续问题,特别是临床诊疗工作是否可以正常进行以及考核合格后人才流失的问题。对此,首先应明确“中学西”“西学中”适格要件。明确培训对象资格,即“中学医”和“西学中”医师均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如无则不能纳入该类培训对象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是指各地区在适用该制度时,须遵循国家和地区相关规定,包括培训对象要求、培训基地申请条件、培训周期、内容和考核等事项。


再次,医疗机构应完善培训和考核要求。针对选送医师参与培训的医疗机构,则须健全培训人员遴选制度;针对培训基地,则须完善培训通知、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同时,完善中医西医技术方法目录,明确专业技术方法范围。

多点执业制度


实践中,第一执业机构的患者可能被引流至多点执业机构,当医疗纠纷发生时,患者可能直接将第一执业机构一并投诉,主张多点执业医师管理混乱,医院品牌使用不当,如广告宣传不实,甚至因医患微信沟通记录不当,增加医疗风险。对此,医疗机构可从申请和日常管理两个方面予以防范。


申请方面,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多点执业管理职能,及时更新院内执业医师职称名单,及时录入新入职执业医师。可对多点执业医师实施分类管理,以四川为例,主治医生以下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含主治医生)申请多点医师执业的应取得第一执业机构同意。而副主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虽不需要取得第一执业机构同意,但可通过院内制度进行约束,应向医疗机构备案,入职时须签署多点执业声明,如实提供多点执业机构信息。


日常管理方面,首先,科室提供排班表和值班表,做好日常巡视记录,明确医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临时安排或应急任务除外。其次,加强多点执业医师劳务协议签订或备案管理,第一执业机构和其他多点执业机构可通过医联体或机构合作实现多点执业。对第一执业机构而言,可将多点执业风险通过协议约定进行防范;对于多点执业其他机构而言,可实现医疗技术支持、团队或学科建设目的。再次,将多点执业和职称晋升关联,鼓励执业医师到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执业,通过双向转诊畅通患者就诊渠道。最后,将多点执业与执业医师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关联,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激励机制,平衡各方合法权益。


 

本文编辑:乐乐高

来源: 中国医院院长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