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种东西,核心科技掌握在美国手中,我们不仅要高价购买,还时时面临断供的威胁,但它不是中国的芯; 这种东西,26岁一过就失去了购买资格,但如果23岁的你现在开始预约,很可能在排队的过程中就超龄了。 这个东西就是HPV疫苗。 它的“放苗率”极低,买爱马仕的包都没有这么高的门槛; 它与浪漫爱情息息相关,哈根达斯看了都直呼内行。 同样都是疫苗,新冠疫苗完全免费,要通过赠送米面粮油求着大家打;HPV疫苗几千块钱一针,需要找黄牛、去外地,求着别人打。 这究竟是HPV疫苗功效的扭曲,还是新冠疫苗口碑的沦丧? 本期《走进疫苗》,就带大家聊一聊科学。 本文将讨论: ・HPV疫苗如何被偷换概念变成了“防癌疫苗” ・九价HPV疫苗是默沙东的摇钱树 ・换汤不换药的美国药企游说大法 “HPV疫苗是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这是对HPV疫苗最广泛的认知,也是对它最大的误解。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乙肝病毒会导致肝脏的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但乙肝疫苗就是乙肝疫苗而已,不是什么肝癌疫苗。 这个比喻并不恰当,是因为宫颈癌是目前所有恶性肿瘤中唯一可以明确病因的癌症,而这个病因就是HPV感染。因此,不感染HPV病毒就不会得宫颈癌,这个是肯定的。 而之所以这么比喻,是因为虽然HPV病毒是宫颈癌的唯一诱因,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感染过HPV病毒,但自愈了。 最终发展为宫颈癌的前提条件,除了在上百种HPV病毒中感染到了10-20种高危型HPV之中的一种或几种,更重要的是――由于免疫力低下/吸烟/吸毒/不洁性行为等因素导致了持续感染、长年不愈。 感染高危型HPV病毒、经历上皮内瘤变I级、II级、III级还是没有自愈,最终发展为宫颈癌的过程,免疫力低下人群大概需要5-15年,健康人群大概需要10-20年。 而在这么多年中,只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有极大的可能在病变还是上皮内瘤这种良性肿瘤的时候予以简单有效的处理。 在宣传HPV疫苗的文章中,大量的将宫颈癌定性为“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威胁女性的第二大恶性肿瘤”。这多少有点耍流氓,因为将恶性肿瘤加一个“(仅)威胁女性”的条件,那宫颈癌不排在前三都说不过去。 2020年11月,世卫组织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全球194个国家首次共同承诺,将携手消灭宫颈癌。 具体的措施是在2030年前,让本国15岁以下女孩的HPV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90%、让35-45岁之间女性的筛查覆盖率达到70%、让所有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可及性达到90%。 早在HPV疫苗诞生前的1988年,英国将宫颈癌筛查纳入了国民保健计划。到2005年,英国的宫颈癌发病率从1986年的万分之1.5,下降到了万分之0.87;美国在过去30年因为宫颈癌筛查的广泛开展,宫颈癌发病率也下降了50%。 简单来说,对于早期发现就能有效治疗的宫颈癌,即便没有HPV疫苗,光是筛查也能达到有效的预防。 “疫苗+筛查+治疗=消灭宫颈癌”,怎么到了营销号那里就变成“接种疫苗=不会得宫颈癌了”? 更离谱的是,营销号、黄牛、小红书KOL齐上阵,直接造出一个新公式―― 打HPV疫苗=打九价HPV疫苗。 了解过HPV疫苗的读者应该对“价”这个字并不陌生。“价”字是用来标明不同的HPV疫苗对病毒覆盖数量的不同。 二价疫苗主要覆盖2种高危型HPV病毒(16型和18型),这2种病毒引发了80%左右的宫颈癌;四价疫苗覆盖4种病毒;九价疫苗覆盖9种病毒,能预防90%诱发宫颈癌的高危病毒感染。 虽然――“啊~九价,你比二价多七价~”――可是一针1300(有价无市)的九价比一针600的二价,在病毒覆盖率上其实也只提高了10%。 虽然你可以不考虑性价比,为了这10%多排好几个月的队、多花好几千块钱、在以前甚至还要冒着跑去香港7000块打一针盐水的风险。 图源:香港政府一站通 可这提高的10%,甚至不是90%到100%的10%,只是80%到90%的10%。 且不说像所有的疫苗一样,HPV疫苗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哪怕是9价疫苗,或者是已经在研发中的11价、14价“内卷”HPV疫苗,也无法做到对所有高危病毒、病毒亚种的全覆盖。四价及九价疫苗增加覆盖的病毒亚型主要是针对其他良性湿疣的预防。 也就是说,二价以上的HPV疫苗,就预防宫颈癌的效果来说,边际效益呈几何级数的减少。 更甚,过度宣扬HPV疫苗的防癌效果,反而会使接种过的人放松警惕,不再重视定期筛查,将10%的隐患放大了不知多少倍。 上周,全国普及宫颈癌筛查初步成果上了热搜,但很显然,被“九价疫苗是唯一/最有效的预防办法”误导的人不在少数。 图源:新浪微博 如果是出于营销的目的而非单纯的无知,将“HPV疫苗”偷换概念变成“宫颈癌疫苗”,更是其心可诛。 在世卫组织拟定的消除宫颈癌的三项措施中,压根没有提及“接种九价HPV疫苗”。 让民众困扰的“为什么国家大力推行接种,却又一针难求”更是个大误会――由于低龄女性比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