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思宇 唐闻佳 和华山医院同时接到任务的,还有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内的沪上多家医院。 一瞬间,新一轮的抗疫战打响了 如果说,从医生办公室到新冠肺炎病毒的隔离病房,隔着“三重门”,门里是抢救生命的白衣战士;那么从检验人员办公室到用于开展核酸检测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同样隔着“三重门”,门里的检验人则是新冠病毒的“侦察兵”。 1月20日晚9时,接到任务,郭玮迅速调配5名检验人员回到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和正在上夜班的3位检验人员一起,做好开展核酸标本检测的准备。作为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在这场战役中,郭玮担当着“侦察兵”总指挥的角色。 中山医院检验科拥有一支100多人的检验队伍,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检测工作,科室专门抽调了近40人作为核酸检测后备人员,分成几组,随时待命。“每个人早都已经动员好了。”郭玮说,“接到紧急任务之后,全员报名、高效调配、服从安排,毫无怨言地完成任务。”
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关明也感同身受:“接到任务,我在群里问大家谁能赶来,短短几分钟十几人报名。”因为一开始未明确标本送到哪个院区,关明分别往华山医院总院和虹桥院区调派了3名和9名检验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员先上,那是肯定的,党员纷纷带头报名。”有着23年党龄的关明说。 因为前期准备和采样需要时间,华山虹桥院区路程较远,标本比预计晚了些,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关明感到实验室里的紧张气氛越来越浓。与病毒赛跑,这是每一个参与抗疫的人都拼力去做的事。 凌晨2:30,两批标本先后送到华山医院虹桥院区,“侦察兵”出动了。凌晨3:30,接到上级通知还有一批标本待检,关明主动请缨,接下了又一批检测任务。昼夜奋战,次日8:00前,1097份检测报告正式上报。 1月22日02:17,儿科医院上报此次大筛查的最后一张阴性结果! 凌晨3:00、凌晨5:00……5个批次标本陆续送达儿科医院,通宵奋战后,共完成3311人次标本检测,21日中午12:00前完成检测结果上报。 完成任务后,几家医院的“侦察兵”们并没有歇下来,而是紧接着配合各自医院开展了进一步扩大范围的检疫工作。与此同时,每天还有大量的日常检验工作需要正常开展。 “24小时完成超过1万例标本的检测”,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完成了“国家级公共卫生检测实验室”所背负的责任;历时一天一夜的连续奋战,完成6461例样本筛查,儿科医院同样不辱使命。 “时间紧,任务重,其实很多队员都悄悄克服了困难上的‘战场’。”关明说,事后才得知,科室青年实习研究员邓萱博士刚献完血不久,就主动报名加入了夜班大筛查。几位来自中山医院、儿科医院的检验人员,也放弃婚假、陪产假,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这次“侦察任务”。 “国家明确,要加强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备案或准入管理、加强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加强核酸检测人员培训,我们的检验人员也都是持证上岗。”关明介绍,核酸检测操作高度重视检验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专业性。 头戴面屏、口罩,身穿防护服,戴两层手套,重复加样操作,常常汗流浃背……这对检验人员来说无疑是体力和眼力的双重考验,对此,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副主任技师蒋浩琴深有体会:“反应要快、手速要快,还要认真仔细,平均每个执行大筛查任务的检验人员一晚上下来大约要手工加样上千次。”而这只是核酸检测中的一个环节,撕开采样管的独立包装袋、给每个采样管编号……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重复着上万次。 “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能够胜任审核报告的这部分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并不是由机器直接出具阴性或阳性的检测结果,而是由专门的人员来根据各项指标作出判断。这是一个很考验专业能力的工作,要求我们的检验人员核对每一个样本的扩增曲线、荧光强度,同时确认内参符合要求、阴性和阳性质控在控,最终做出综合判断。”郭玮说,每一个检验小组,都是一支精密合作的战队。 “准”“快”“好”“新” 每个检验数据背后都连着一条生命 “效率、责任、团结、成长” 中山医院检验科走廊的文化墙上,张贴着科室的历史、成绩、建设目标等。 “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赢!” 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入口处也醒目地张贴着科室的精神信念。 患者总希望更早拿到检验报告,尤其非常时期,大家更是对核酸检测报告尤为在意。“门诊当天检测当天拿报告。”为了满足患者期待,中山医院的检验人员日夜兼程。其实早在2007年,彼时新一轮医改尚未启动、改善医疗服务还未成浪潮之时,中山医院检验科就开始着手分析门诊峰谷、提前上班时间、优化检验流程、缩短报告获取时长。正因如此,中山医院检验科获得上海“检测速度第一”的美誉。 “快,也是一种质量指标。”郭玮说,同样受到重视的要点还有“准”“好”“新”。 “只有提供精准、可靠的检验信息,临床医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治决策。每个检验数据的背后,都连接着一条鲜活的生命。”中山医院检验科前任主任潘柏申反复强调的理念延续至今。 “作为中山医院的一员,我们很有荣誉感。”郭玮说,检验科的使命就是服务临床科室、服务百姓所需。2020年1月29日疫情初始,中山医院检验科翻译的《r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操作说明》于科室微信公众号发布短短3天即阅读量破万。应“990早新闻”邀请,郭玮录制了5篇新冠相关科普播音节目。 “在一个个抗疫战场上,党支部都充分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感召下、在荣誉感的引领下,我们的‘侦察兵’们始终勇往直前。”郭玮说。 作为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2020年2月4日出征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蒋浩琴则在支援武昌方舱医院期间挑起了检验科的大梁,“一个人代表一个科”,攻坚克难,成功筹备和开展了移动检验工作,第一时间在战地检验开展了新炎性标志物的检测,联合临床表现,提示临床医生关注患者轻症转重症倾向的可能性,必要时及早转院治疗。和队友共同奋战,他们完成了数千新冠患者的成功救治。 彼时正是关明上任科主任之初,“上任即面临一场大考”。从时任华山医院副院长、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吕元手中接下交接棒之后,关明迅速组织科室成员共同抗疫。2020年5月,全国已迈过至暗时刻,由关明作为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委,集中专家意见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表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他也积极呼吁,将检验学科纳入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以“侦察兵”的发现为诊治提供重要意见参考,以通讯作者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发表“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看医院检验科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