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发布,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心力衰竭890万。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在各种心衰指南和专家共识中,BNP和NT-proBNP作为I级推荐进行心衰诊断和预后指标,看似这两个指标的临床应用是相同的,但事实是两者之间有着很多不同点值得关注。
BNP和NT-proBNP来源相同
BNP和NT-proBNP都是pre-proBNP的裂解释放产物。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BNP和NT-proBNP生物活性不同
BNP和NT-proBNP的代谢途径不同
BNP的主要代谢途径是与钠尿肽清除受体结合,继而被胞吞和溶酶体降解,只有少量的BNP通过肾脏清除。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尽管BNP 的水平也会出现升高,但不会影响太大,其结果仍然有临床应用价值。
NT-proBNP代谢的唯一途径是经肾代谢,当肾功能代谢出现障碍时,对NT-proBNP的代谢影响极大。
BNP和NT-proBNP的半衰期和保存稳定性不同 BNP半衰期——大约20min,是相对动态的生物指标,更能及时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利于临床监测治疗效果, 在体内浓度相对较低; BNP稳定性——EDTA抗凝的全血样品的BNP稳定性,可在室温20-25℃下保持4小时;于2-8℃保存,可延长至24小时;如需保存时间延长至1个月以上,需要将血浆分离于-20℃中冷冻保存。由于样本稳定性问题,检测BNP的样本需尽快送检。
NT-proBNP半衰期——60-120min,相对较为稳定,给检测带来便利,且血液中浓度高相对较高,是BNP的15-20倍。 NT-proBNP稳定性——EDTA抗凝的全血样品可在室温20-25℃下保存3天;于2-8℃保存,可延长至5天;在-20℃及以下冷冻可保存12个月。
BNP和NT-proBNP的临床应用cut-off不同
BNP临床应用不受年龄影响, NT-proBNP临床应用需要考虑年龄分层。
BNP临床应用rule-out和rule-in
NT-proBNP临床应用rule-out和rule-in
来源:《规范应用心肌肌钙蛋白和利钠肽现场快速检测专家共识(2020 年)》
总结
表:BNP和NT-proBNP异同点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