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肺原性心脏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急、紫绀,病情加重时,可见颈静脉怒张、肝肿大、浮肿、腹水等。 检验项目:血常规,血气分析,肾功能,肝功能,血钾、钠、氯、钙、镁,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分析:(1)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2)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升高。 (3)肺心病肺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当PaO2<8.0kPa(60mmHg)、PaCO2>6.6kPa(50mmHg),表示有呼吸衰竭。 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 检验项目: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涂片、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分析:(1)慢支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2)喘息型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3)痰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脓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及革兰阳性球菌或阴性杆菌。 (4)痰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等。 3、淋巴结肿大 由于某些细菌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原因,而引起分布在颌下、颈下、腋下及腹股沟等处的浅表淋巴结明显肿大,并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称为淋巴结肿大。 检验项目:血常规,便隐血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补体测定,旧结核菌素试验。 结果分析:(1)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提示为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2)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降低,提示可能为恶性组织细胞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3)血涂片出现原始或幼稚白细胞,提示为白血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提示可能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4)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提示为变态反应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5)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可能为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 (6)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提示可能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7)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提示为布鲁菌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8)补体测定:补体C3、C4均升高,提示可能为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9)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提示为结核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4、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过敏原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若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包括胶原纤维、平滑肌) 重建,导致气道增厚与狭窄,成为阻塞性肺气肿。全球约有1.6亿患者,各地患病率约1%~5%不等,我国患病率接近1%,半数在12岁以前发病,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约20%的患者有家族史。 检验项目: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涂片、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免疫球蛋白。 结果分析:(1)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2)急性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3)痰涂片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夏科雷登晶体。 (4)痰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 (5)外源性哮喘免疫球蛋白IgE增高。 5、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类型。是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过程引起肺脏血管与组织间液体运行功能紊乱、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肺间质及肺泡水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泡壁萎缩。这些改变使通气/血流比例失常,肺静动脉分流增大,导致严重低氧血症和极度呼吸困难。因其临床类似婴儿呼吸窘迫征,而它们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故用“成人”,以示区别。ARDS起病急骤,发展迅猛,如不及早诊治,其病死率高达50% 以上(25%~90%),常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检验项目: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血钾、钠、氯化物,血气分析。 结果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8.0kPa(60 mmHg),早、中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 O 2<4.67kPa(35 mmHg)或正常, 肺泡气与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吸空气时>4.0kPa(30 mmHg),吸纯氧时>13.3kPa(100 mmHg)。 6、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系呼吸功能严重障碍,除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症状外,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多脏器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呼吸困难、紫绀、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多汗、血压升高及肾功能衰竭等。 检验项目选择:血常规,红细胞压积,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气分析。 结果分析:(1)红细胞计数增多,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 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口唇、指甲出现紫绀。 (2)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尿中出现红细胞和管型,提示为肾功能衰竭。 (3)血气分析:氧分压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2)小于8kPa 可作为呼吸功能衰竭的诊断指标;血红蛋白减少,SaO2低于正常,血氧含量仍可在正常范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65kPa 可作为呼吸功能衰竭诊断指标;酸碱度(pH)低于7.35 提示为失代偿性酸中毒,高于7.45 提示为失代偿性碱中毒;标准碳酸氢根(SB)下降,提示为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提示为代谢性碱中毒;实际碳酸氢根(AB)>标准碳酸氢根(SB)时,表示有CO2潴留;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降低,提示为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时,升高,提示为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 7、闭经 月经开始的年龄是11-14 岁,也有早于11岁, 或迟过17岁才开始的。月经的周期为24-35天。最初几年可能不太规则,以后就渐渐趋于正常。疾病、紧张、过度的体力劳动都可能造成无月经状态,称闭经。 检验项目:血雌激素测定,卵泡刺激素测定,黄体生成素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 结果分析:(1)血雌激素测定、卵泡刺激素测定及黄体生成素测定:均降低,提示可能为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雌激素测定降低,卵泡刺激素测定及黄体生成素测定值升高,提示为卵巢性闭经。 (2)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测定均升高,提示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闭经;以上各值均降低,提示为甲状腺功能尖减退引起的闭经。 8、关节痛 关节痛是指关节周围肿胀、潮红、发热和运动受限。它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常见于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关节外伤等。 检验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沉,抗“O” 试验,类风湿因子测定,24h 尿酸,血尿酸,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免疫球蛋白测定。 结果分析:(1)白细胞计数增高,提示可能为某些感染及类风湿性关节。 (2)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镜检尿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增多,提示可能为红斑狼疮等。 (3)血沉测定:血沉增快,提示可能为风湿热、骨关节结核、结缔组织病等。 (4)抗“O” 试验:阳性,提示为风湿热、结节性红斑狼疮等。 (5)类风湿因子测定:阳性,提示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 (6)24h 尿尿酸及血尿酸测定:升高,提示为痛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