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奕胜 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案例经过 10月2日,有同事问血型自动分析仪出现一例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B型。鉴于之前发现的血型冷抗体案例,有老师总结的经验是:该出现的凝集没有出现时4℃冷藏,不该出现的凝集出现时37℃孵育。 于是,自己进行手工复检,4℃和37℃各定时10分钟,其结果如图1、2 图1,4℃冷藏 图2,37℃孵育 查看患者信息,女,48岁,临床诊断:肱骨骨折。血常规结果除RBC、HGB稍低外,余正常,如图3。 图3 两个温度均不能纠正 正反定型不符现象,那会不会是有不规则抗体存在呢?如患者体内的某种抗体正好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结合反定型A1红细胞?但不规则抗体试验,阴性,如图4。 图4 查看患者其他结果,看看是否有突破口。 凝血五项:FIB 1.37 g/L↓,余PT、APTT、TT、D-D二聚体正常。 生化结果:CK、T-CHO、LDL-C、APOB、LP(a)升高,余正常。 CT结果:1、左肱骨中上段骨折 2、右肺上叶钙化灶 3、双肺少许纤维化。 查看电子病历记录:患者诉缘于半小时余前不慎摔倒,致左上臂疼痛,活动受限,既往有喉部囊肿手术病史。 搜寻一圈,并未找到有价值的线索,怀疑患者血型莫非是亚洲人中少见的A2亚型(A2B)? 想到科室有新到的备用反定型红细胞试剂,用新试剂进行复检患者的反定型,结果如图5,反定型为AB型。 图5,反定型AB型 此时将怀疑对象放在旧的反定型试剂上,拿出一看,果不其然,反定型A1红细胞已经出现暗紫色,如图6。 图6 后询问得知,此瓶旧的A1反定型红细胞试剂由同事的血液所配制,虽只配制1/3瓶,由于反定型红细胞试剂一整天在血型自动分析仪使用,瓶中的红细胞成分早已缺乏葡萄糖能量来源,且空气中的细菌也在不断的污染、分解红细胞,最终使其成为紫黑色。 正是A1型反定型试剂由于被细菌酵解、无能量来源,红细胞出现自溶、污染现象,最终导致了患者反定型结果错误。 案例分析 商品化的反定型红细胞试剂,其主要成分有:A1型、B型、O型红细胞,葡萄糖,枸橼酸,核苷酸,抗生素。 在科室暂时缺乏反定型红细胞试剂时,常会采集同事血液或输血科血袋上“小辫子”进行配制反定型试剂。但此法不宜,因为自己配制的红细胞悬液试剂并没有葡萄糖能量来源,以及杀灭细菌的抗生素这两个最重要的成分。 那是否血袋上的“小辫子”可行性更高一些呢?答案是未必,由于“小辫子”中的血液比较少,其葡萄糖、枸橼酸等成分含量也较低,在科室自行配制反定型试剂时,由于会加入一定量体积的生理盐水,会稀释这些成分,长期使用也会出现反定型试剂暗紫色现象,最终影响血型鉴定。 总结 综上,此次的血型不符为科室自行配制的A1反定型红细胞试剂出现污染、溶血现象,导致患者血型鉴定不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