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民航总医院 鲁炳怀 张树琛 李雪清 朱凤霞 李东 时琰丽 尿路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UTI),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尿培养虽然是临床微生物工作中最基本的检测项目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惑,如采取什么方法筛选出合格的可进行实验室尿培养的标本? 临床采用的尿培养标本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革兰染色法、尿干化学试条法、尿自动化分析法(包括流式细胞术或图像分析技术)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DLI-TOFMS),这些方法的检测效果各有千秋,殊途迥异,必须根据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正确选择,才能保证合理应用。 1. 革兰染色法 : 可检测细菌计数> 10^5 CFU/ml和多形核粒细胞 (PMN) > 10 个 /μl 的菌尿。将未离心的尿标本混匀后,经革兰染色,在油镜下可观察有无细菌、 PMN 和扁平上皮细胞。该方法适用于筛查有较高菌落计数、大部分无症状菌尿以及 UTI患者,其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报道不一。一般油镜下检出 1 个细菌 (未离心尿)相当于受检尿菌落数≥ 10^5 CFU/ml,也可采用离心尿进行涂片染色,其对应的菌落数结果可按表 1 换算。染色法除了可判断尿标本细菌来源是否可靠,还可根据细菌形态(球菌、杆菌)和染色特性 (阴性或阳性 ),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2.尿干化学试条法:采用尿常规干化学试剂条对尿标本进行筛查,主要根据白细胞酯酶或亚硝酸盐是否阳性,推断患者尿标本中有大量白细胞或包括大肠埃希菌等有硝酸盐还原酶的阴性杆菌。 3.流式细胞术或图像分析技术:采用流式细胞术或图像分析技术类自动化方法计数一定量尿标本 (非离心尿 )中细胞与颗粒状物质,可推断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及念珠菌或细菌数量。 从上述方法介绍可见,对尿培养标本筛选的优点为通过筛出不合格的尿标本,除外粒细胞缺乏患者,如尿标本中含有大量上皮细胞,未见或仅可见少量MN,提示可能是生殖道分泌物(如阴道炎患者的白带)或粪便在尿液采集过程中污染了标本,或者尿标本来自于尿袋等,或者标本未及时送检而导致菌落大量繁殖。因此,对于门诊患者,筛选应在1 h内进行,对于住院患者,筛选应在2 h内进行,如不能达到此要求,建议同步进行筛选与培养,而不是等到筛选实验结束后再确认是否进行培养。同时,微生物工作人员应与临床联系与沟通,询问采集过程的细节和患者的基本状况,以进一步对临床提出建议。 不同的尿培养筛查方法各有缺点。尿沉渣革兰染色法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如菌落数低于 1×10^5 CFU/ml 时,容易造成假阴性。 Cantey 等认为,没必要再在尿常规 (干化学法 ) 基础上加做涂片,但对于存在免疫抑制的患者可以考虑,因为这类患者的尿液白细胞数量可能较少,不足以在尿常规筛查时致白细胞脂酶阳性。尿干化学试条法筛查时,如果患者因尿路刺激而出现尿频,病原菌在尿路停留时间过短即被排出,尿常规检查白细胞酯酶或亚硝酸盐可呈假阴性。肠球菌等无硝酸盐还原酶,所以尿常规亚硝酸盐结果也为阴性。因此,对于上述的特殊患者进行尿培养时,筛查试验仅作为参考,如患者确有症状,应以培养结果为准。尿沉渣革兰染色镜检与尿常规两种筛查方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但是无论是尿沉渣涂片染色镜检,还是尿常规检测用于诊断 UTI 的特异性均不佳,不能代替尿培养。 摘自:《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原文题目:临床尿培养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