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验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异常偏高或偏低的检验结果,这时我们要怎么办呢?我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静下来,“让子弹先飞一会儿”,查看临床资料,找出合理的解释后再按下“审核”这个按键,发出一个真实而有效的检测结果! 这天我值夜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临床医生打过来的:“我们这有一个病人,这几次查的凝血功能实验,他的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一直都报“不凝”,而纤维蛋白原(Fib)的值却处于正常范围,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你们检测出现问题了么?” 听到医生这么问,我第一反应也是有可能我们的检测出现了问题,我赶紧给他解释:“我来看看情况,您把患者信息给我一下,我帮您查查。”放下电话,我在Lis中查看该患者的信息。问题确如医生所述,Fib正常,TT不凝。 首先查看仪器状态,仪器未出现报警信息,当天质控结果在控。 接着我找到该患者的标本,该标本上层血浆黄色清晰,血浆正常,这就排除了脂血、溶血、黄疸对该标本TT造成的影响。 然后我查看该标本的凝固曲线,如图1所示,凝固曲线纵坐标吸光度的Delta值变化极小,再看仪器报警信息:“CE”属于凝集错误,“RE5100”表示曲线的光密度值小于限定值,通过凝固曲线可以判定该标本TT确实不凝,采用延长模式检测,结果一致。 图1 凝固曲线及报警信息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TT不凝呢,我从Lis中调出该患者的其他检测结果,发现该患者之前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做了三次凝血功能实验,三次的TT都报“不凝”,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时间点检测的凝血功能结果 初看该标本红细胞压积极低,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46.0 g/L,红细胞压积0.135 L/L,提示该患者重度贫血,会不会是贫血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呢? 通过查阅资料,未发现贫血导致TT不凝的相关报道。经过当天输血后该患者血红蛋白上升到81.0 g/L,红细胞压积上升为0.240 L/L,如图3,图4所示。 图3 不同时间点检测的血红蛋白含量 图4 不同时间点检测的红细胞压积 纠正贫血后再测,其TT依然不凝。该患者凝血功能中的PT稍微偏高,APTT正常,Fib正常,可见该患者的TT不凝也不是由贫血导致的。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TT ,是指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后血浆凝固的时间。是检测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功能的筛查试验。 TT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引起: 1、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应用过多或者某些疾病如红斑狼疮、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产生的类肝素物质过多; 2、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3、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达比加群; 4、FDP增多 经与临床医生沟通,该患者并没有应用肝素等抗凝药物,也没有红斑狼疮等疾病,检测结果显示该标本Fib正常,排除了低纤维蛋白血症导致的的TT不凝。 经过四次凝血功能检测发现FDP均偏高,应该是FDP的异常增高导致的TT不凝,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FDP增高呢? 接着查阅资料得知,FDP是在纤溶亢进时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被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总称。 FDP增高常见于: 1、原发性纤溶亢进; 2、继发性纤溶亢进: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3、血管栓塞性疾病(肺栓塞、心肌梗死、闭塞性脑血管病、深部静脉血栓); 4、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等。 通过查阅该患者的病例,发现该患者20天前因尿潴留在当地医院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切口愈合不佳。患者术后血尿较多,现重度贫血。出血是前列腺电切术后最常见的一个并发症,而纤溶亢进是导致术后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1]。 该患者正是由于前列腺电切手术导致的机体纤溶亢进,以至于术后止血不良,手术切口愈合不佳,术后一直出血。由于前列腺内含有丰富的纤溶酶(t-PA,u-PA),在手术的过程中,这些纤溶酶释放入血液中,激活血液的纤溶系统,前列腺电切术后容易继发机体的纤溶亢进,导致血液中FDP异常增高[2]。 TT检测的原理是在血浆中加入凝血酶,测定血浆Fib转变为纤维蛋白的时间。FDP具有抗凝作用,机制是其碎片分子结构与Fib相似,可与Fib竞争凝血酶,并与纤维蛋白单体形成复合物,干扰纤维蛋白的形成,使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延长。 虽然与测定Fib用的试剂相同,但是TT用的是标准量的凝血酶,Fib用的是过量的凝血酶。另外患者红细胞压积较低,虽然未对采血量进行校正,实际效果是标本抗凝剂相对减少,所以PT、APTT影响不明显,Fib依然可以检出,而TT受到明显干扰。 针对这类纤溶亢进患者,一般的蛇毒类凝血药物对此止血效果不佳,可以增加抗纤溶药物进行止血,如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氨甲苯酸等。主要通过与纤溶酶原活化物竞争性结合,抑制纤溶酶原的活化,从而抑制纤溶活性[3]。 日常的临床检验工作琐碎而繁忙,需要我们具有极致的细心和极强的耐心,理出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使我们的工作繁忙而有序。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异常的检测结果时不要着急审过去,要稍作停留,多与临床医生沟通,这样就能及时为患者找出病因,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使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作者严格按照审核程序对TT检测异常结果做出分析,通过查询病史、结合临床、查阅文献找到原因,给出合理解释,并提出了建议。 在该案例分析中,思路清晰,思维严谨。出血与血栓性疾病实验室待测物质含量低,测定过程复杂,参与凝血因子众多、稳定性差,血小板及众多因子极易激活、且具有钙离子依赖性,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与发展成熟的临床化学指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影响因素多,标本质量与凝血检验质量密切相关。 血栓与止血检测目的就是客观而又准确反映患者体内实际情况,必须清楚体外试验要完全重现机体生理过程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真正原发于出凝血系统的疾病发病率是非常低的,异常结果出现后要全面考虑标本采集、检验步骤、患者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强调联合检测和动态分析,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一步一步剥丝抽茧去寻找引起异常结果背后的原因。 本例APTT正常,TT延长排除了肝素等因素,而Fib正常结合检测原理,判断可能为FDP干扰,结合临床终于找到了原因。实验室结合临床非常重要,也充分体现了报告审核环节的重要性。其实,检验报告的正确审核才是最好的质量控制。 (点评专家:孙改河,主任技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参考文献: [1] 陈励碧.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致纤溶的临床表现及术后疗效、并发症的远期随访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6):657-660. [2] 王素侠,范志伟.前列腺癌疾病进展中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4):3541-3543. [3] 侯惠民,刁统祥,付春龙,刘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9,8(1):5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