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实验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前者称IVGTT,后者称OGTT。IVGTT只用于评价葡萄糖利用的临床研究手段,或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特殊病人。OGTT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 正常人在进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后,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饭后最高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且进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这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但若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口服 75g葡萄糖后2小时可超过7.8mmol/L,可等于或大于11.1mmol/L,说明此人对葡萄糖耐量已降低。 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除了空腹血糖标准外还有餐后2小时的血糖的标准,其中任何一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糖尿病,诊断糖尿病时测定进餐后2小时的血糖不是日常的饮食而是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不是测定快速血糖而是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这样才能更精确的诊断是否存在糖尿病。这时我们就要用到糖耐量试验(OGTT),下面我们就全面认识它。 临床上常用糖耐量试验来诊断病人有无糖代谢异常,常用口服的糖耐量试验,被试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75克葡萄糖,服糖后的1/2、1、2小时(必要时可在3小时)各测血糖一次,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横坐标(空腹时为0时),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糖耐量曲线,正常人服糖后1/2-1小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一般在2小进左右恢复正常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度急剧升高,2小时后仍可高于正常。 葡萄糖耐量试验,多用于可疑糖尿病病人。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先升高,但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体即将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贮存,血糖即恢复到空腹水平。如果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及尿糖,观察给糖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借以推知胰岛素分泌情况,这个测定即称为糖耐量试验。 试验前的准备 1. 试验前3天,每天进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少于200-300g,否则可使糖耐量减低而出现假阳性。对有营养不良者,上述饮食应延长1-2周后才能做试验。 2. 试验前应禁食10-16小时,可以喝水,但试验前一天起及试验时禁止喝咖啡、喝茶、饮酒和抽烟。 3. 试验前避免剧烈体力活动,试验前病人至少应静坐或静卧半小时,并避免精神刺激。 4. 如遇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等应激状态,或有感冒、肺炎等急性病,都可使糖耐量减低,需等病情完全恢复后再做试验。 5. 许多药物如水杨酸钠、烟酸、口服避孕药、口服降糖药等,均可使糖耐量降低,在试验前应至少停用3-4天。 6. 应停用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一段时间,如影响血糖测定的利尿剂、糖类皮质激素(可的松一类药物)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7. 试验前空腹10-14小时,也就是说前一天必须进晚餐,但入睡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 8. 试验中服用的葡萄糖水浓度不应过高或者过低,一般来说75g糖粉溶于300ml温开水就可以了,糖水要在5分钟内服完。 9. 要准时抽血、留尿。 适应症 1.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者; 2.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 3.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 4.有糖尿病症状,但随机或空腹血糖不够诊断标准; 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感染,出现糖尿者; 6.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或有巨大胎儿史的个体; 7.不明原因的肾病或视网膜病。 糖耐量试验的判断 1.当静脉空腹血糖<6.1mmol/L,服糖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为糖耐量正常。 2.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两小时血糖≥11.1mmol/L,说明人体处理服用后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OGTT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已达到糖耐量低减的诊断标准。 4.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且OGTT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服用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已达到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 临床意义 1.正常糖耐量: 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口服葡萄糖30min~60min达高峰,峰值<11.1mmol/L(200mg/dl);2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140mg/dl),尿糖均为(-)。 此种糖耐量曲线说明机体糖负荷的能力好。 2.糖尿病性糖耐量: 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 服糖后血糖急剧升高,峰时后延峰值超过11.1mmol/L,2小时后仍高于正常水平 ;尿糖常为阳性。其中服糖后2h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许多早期糖尿病病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 糖尿病人如合并肥胖、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糖皮质醇激素治疗或甾体避孕药时,可使糖耐量减低加重。 3.糖耐量受损(IGT) 空腹血糖6.11~7.Ommol/L(110~126mg/dl),2小时后血糖水平:7.8mmol/L ≤ 2h血糖 <11.1mmol/L IGT病人长期随诊,最终约有1/3的人能恢复正常,1/3的人仍为糖耐量受损,1/3的人最终转为糖尿病。 4.其他糖耐量异常 (1)平坦型耐糖曲线: 特征: ①空腹血糖水平正常; ②服糖后不见血糖以正常形式升高。不出现血糖高峰,曲线低平; ③较短时间内(一般1小时内)血糖即可恢复原值。 原因:可由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引起。或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胰岛素分泌过多等引起。此时由于糖异生作用降低,组织对糖的氧化利用加强而表现为糖耐量增加。 (2)储存延迟型耐糖曲线: 特征:服糖后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峰值出现早,且超过11.1mmol/L,而2h值又低于空腹水平。 原因:胃切除病人于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或严重肝损害的病人肝脏不能迅速摄取和处理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引起反应性胰岛素分泌增多,进一步致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加快,使2h血糖明显降低。 影响糖耐量结果的因素 1、试前饮食。试前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使糖耐量减低,试验结果呈假阳性。因此,在测糖耐量之前,必须保证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不应少于150g,至少3天,这样检测结果才会准确。严重营养不良者,需要改善营养一段时间后再检测。 2、体力活动。长期卧床病人可使糖耐量受损,试验前剧烈活动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但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升血糖激素释放,可使血糖升高,故试前病人应静坐或静卧休息至少0.5小时。 3、精神因素。情绪激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糖升高,故试验期间应避免精神刺激。 4、疾病和创伤。如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病、外科手术及烧伤等均属应激状态,可使血糖暂时升高,糖耐量减低,甲亢等内分泌疾病或是有呕吐、腹泻等状况时血糖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生病状态下不适合做糖耐量试验,应待病愈后恢复正常活动时再做此试验。 5、药物因素。糖皮质激素、某些降压药等药物都会影响血糖,使其升高、降低或出现波动。但不能为了排除药物对血糖的影响而擅自停药,应咨询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有医生决定是否能行糖耐量试验。 注意事项 1.OGTT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饮食、健康状况、胃肠道功能、某些药物和精神因素等。假阳性可见于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精神紧张、急慢性疾病;口服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烟酸、苯妥英钠、利尿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 2.对于胃肠道手术或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糖吸收的患者,糖耐量试验不宜口服进行,而需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对OGTT正常但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可进行可的松OGTT,但50岁以上者对葡萄糖的耐受力有下降的趋势,所以不宜做此类试验。 3.试验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次日早晨开始试验。若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则必须在试验前三天停用胰岛素。 最后两点需要注意: 1、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简化糖耐量试验,即只取空腹和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标本测定血糖值,一般认为2小时值是关键性的。对于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史的患者,曾有妊娠糖尿病史及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要主动做糖尿病筛查。 2、由于那些糖尿病症状明显,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者,通常已确诊糖尿病,临床上就不大推荐再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了,如必须行此项检查,可以用100克白面馒头来代替75克葡萄糖,我们成为“馒头餐试验”,同样抽取静脉血来检测血糖,其诊断意义也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