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HIT-Ab检测对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新发血栓的预测价值

面气灵 2019-7-17 09:57 PM 2343人围观 医学



文献引用


范庆坤, 杜佳, 李玲, et al. Hit-ab检测对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新发血栓的预测价值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42(4):250-254

DOI:10.3760/cma.j.issn.1009⁃8158.2019.04.000


主要结论

1、HIT-Ab在疑似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中,新发血栓发生率随HIT-Ab水平升高而增高。


2、HIT-Ab检测可作为疑似 HIT患者新发血栓预测和HIT诊断的重要工具。


3、临床医生可依据HIT-Ab水平制定治疗策略。当HIT-Ab≥1.0 U/ml时,应停止接触肝素,启用替代抗凝治疗。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肝素;自身抗体;预测



视频摘要



图文摘要

HIT-Ab≥1.0 U/ml作为HIT的诊断阈值,诊断特异性为96%,敏感性为100%,且对疑似HIT患者新发血栓的诊断特异度为93%。随着 HIT-Ab 浓度不断增高,患者新发血栓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图1),诊断 HIT的特异性也进一步提升(图2)。



图1 不同HIT-Ab浓度新发血栓的发生率


图2 不同HIT-Ab浓度区间的 HIT 确诊情况



背景介绍

HIT被临床医生认为是灾难的医源性并发症。未经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的HIT患者,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预防血栓是避免致残、致死率的关键诊疗环节。


范庆坤团队前期研究显示,HIT-Ab筛查在中国人群疑似HIT患者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第2期)。


如何预测HIT患者的血栓风险是临床医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探讨HIT-Ab检测对472例疑似HIT新发血栓的预测价值(表1)。



方法步骤



研究设计

预防 HIT患者的血栓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核心,同时也是降低死亡率的治疗基础措施。HIT研究课题组针对临床医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简便、有效的检测工具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课题组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连续收集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472例疑似 HIT病例,评估HIT-Ab检测在血栓并发症方面的预测作用。如果HIT-Ab浓度能与患者的血栓风险发生率有相关,那么临床医生不仅可以通过 HIT-Ab早发现疑似 HIT病例,还可以作为抗凝治疗策略的调节工具。



主要结果

1、各组中新发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阴性组15.8%(62/412)、弱阳性组48.9%(22/45)、中阳性组75.0%(9/12)和强阳性组100%(3/3),(P<0.00)。


2、HIT-Ab≥1.0 U/ml 时,诊断新发血栓的特异性93.0%,敏感性34.3%,阴性预测值(NPV)84.2%,阳性预测值(PPV)56.5%。


3、各组 HIT确诊率为:阴性组0%(0/412),弱阳性组62.2%(28/45),中阳性组(12/12)和强阳性组(3/3)均为100%,(P<0.00)。


4、 HIT-Ab≥1.0 U/ml时,对HIT诊断特异性96.0%,敏感性100%,NPV 100%,PPV 71.5%。



第一作者 范庆坤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我有话说......